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第十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2、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 , 始终学他不来。
B: 王老师总是任劳任怨地给予我们知识,给予我们关怀,不求回报为我们付出着。
C: 玄烨从小聪明好学,又是皇太子,所以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皇位。
D: 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 , 受到群众好评。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páo) 着(tiǎn) 抽(yī) 断壁残(yuán)
B: 土(lì) 落(zhuì) 倒(tān) 一黄土(póu)
C: 挑(tī) 戏(xüè) 亮(zèng) 序井然(zhì)
D: 沉(miǎn) 化(tuì) 热(mēn) 君子逑(hǎo)
4、

《骆驼祥子》中谁让祥子买车“吃车份”、做小买卖的生意,他不屑一顾。( )

A: 夏太太
B: 李太太
C: 虎妞
D: 张太太
5、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育(pǔ) 愧(zuò) 谦(xùn) 即物起(xìng)
B: 妖(ráo) 胆(què) 骄(shē) 为人知(xiǎn)
C: 骗(kuāng) 绊(jī) 咽(gěng) 强不舍(guō)
D: 免(huò) 琐(xiào) 然(wǎng) 深痛疾(wù)
6、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 的狗。”
C: 刘绍棠在“蒲柳人家”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一系列劳动人民形象。
D: 首领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
8、下列划线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kuì) 小信未(fú) 下视其(zhé)
B: 登而望之(shì) 逐齐师(suí) 彼竭我(yíng)
C: 望其旗(mí) 玉(bó) 肉食者(bǐ)
D: 又何焉(jiàn) 小惠未(biàn) 敢专也(fú)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名作。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安恩鲜明的个性。
B: 《卖白菜》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过一段辛酸往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
C: 《社戏》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D: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母亲》《嫩绿的芽儿》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涌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息的奔流之歌。
C: 李阳和方菲是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年后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 , 别提有多高兴了。
D: 游玩途中不乏秀色美景:仰面遥望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俯瞰清流,浮光掠影 , 清澈见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单车欲问边”中的“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年九十________

②寒暑节________

③杂然相________

④甚矣,汝之不________

( 2 )从文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①投诸渤海尾,隐土之北。

②面山居。

( 3 )将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 4 )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
( 5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罗志敏

①近年来,学术圈内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学术不端治理机制的思考。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制度建设问题,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如何培养学术人的自律意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②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学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规律、探寻真理,学术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由思考、自主创新,这就决定了学术人的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着许多规章制度无法规范也不应规范的地方。如果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把学术人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完全规定好,学术就难以创新和发展。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要让学术人拥有足够的自主性以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学术规范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学术人要有比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更强的自律意识,使自己的学术活动始终符合学术伦理。当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③唤起学术人的羞耻意识。羞耻意识是个人将自我呈现在真善美面前、通过自我评价所形成的一种自律意识,是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安身立命的基本法则。在中国,从孟子的“耻之于人大矣”到龚自珍的“以教之耻为先”;在西方,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到马克思的“羞耻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中外文化都非常重视羞耻意识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学术人一旦有了羞耻意识,就会在其心灵深处形成最能激发学术良心的内在道德力量,从而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可以”“应当”的范围之内。朱熹的“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④形成学术人的敬畏意识。敬畏意识是个人对其心目中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崇敬与畏惧。它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恐惧等心理活动,而是出于人的内在情感需要。敬畏意识能够警示和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学术人的敬畏意识,应是基于对学术这一崇高事业产生景仰的基础上对亵渎学术的后果所产生的一种“畏惧”。它能警示和约束学术人的行为,促使其“自己为自己立法”。

⑤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成就意识是个人在羞耻意识、敬畏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心理转向,是在自省过程中萌发出的一种主动、正向的道德力量。换言之,羞耻意识和敬畏意识都是一种“有所不为”的自律意识,而成就意识则是一种更积极的“有所为”的自律意识。对学术人来讲,成就意识就是一种学术人克服自身“恶”后的趋“善”意愿,表现为一种学术信念和学术意志,最终成为其在学术道路上不断上进、最终走向学术“至善”的内在动力。在中外学术发展史上,一些学者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令世人仰慕的学术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一种成就意识,能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攀登学术巅峰。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2月15日期)

( 1 )本文因时而作,本文主要是针对________的现象,提出了________的观点。
( 2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可能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完全规定好。
B: 羞耻意识作为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基本生存法则,可以限定学术人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道德力量。
C: 学术人的敬畏意识,既指对从事学术活动这一崇高事业产生的“敬重”,又指对亵渎学术带来的后果所产生的“畏惧”。
D: 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表明学术人应当树立一种不及条件优劣,不急手段可否,努力取得学术成果的信念和意志。
( 3 )从论证的角度,第③段引用孟子和龚自珍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 , 引用朱熹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
( 4 )文中第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 5 )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自身实际,就某一点坐简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933年2月

( 1 )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冬天是分别通过什么事情写冬天的?

( 2 )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从原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句子)

( 3 )为什么不说豆腐煮在锅里,而要说“养”在锅里?

( 4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①“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的原因是 。(不超过10个字)
②作者连用两个“等着”,这在表达上的好处是 。(不超过15个字)

( 5 )作者为了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而在选材上有精心的安排,请就此作一点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味道,是酸涩的橙汁,是香甜的奶茶,是浓苦的咖啡,还是清凉的薄荷?都不是,味道是每个人心里了一扇窗,是每个人身边的一件事,是每个人给你的一次感动。有一种味道频繁于世却不被人所发觉,他盖过的人生的百味,那就是爱的味道。
请以“爱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意犹未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