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湖北三峡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与中铁二十局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投资并运营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疏港专用铁路。 B: 近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崛起,如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 C: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D: 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随的对象,可有关公司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让消费者很受伤。 | |||||||||||||||||||||||||
2、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 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数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B: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 |||||||||||||||||||||||||
4、 | 在图书馆里,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B: 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 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 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 |||||||||||||||||||||||||
5、 | 温州十二中赴曲阜之行中,受到当地某中学学生的热情招待。他们陪同学们一起拜孔庙,谒尼山,访杏坛。回温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中给曲阜的学生留言,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论语》中的语句。下列留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们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让我佩服不已。“见贤思齐焉”,我将以你们为榜样,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B: 曲阜同学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侃侃而谈。“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真不愧是圣人故里的谦谦君子啊! C: 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们一定会信守承诺,经常与大家交流感兴趣的中华文化,共同品味温州魅力。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曲阜的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温州相聚,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楠溪江的风采,再续友情。 | |||||||||||||||||||||||||
6、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 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 在休息室内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D: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7、 | 选出下列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了泰山之巅,俯视一切,不免豪情满怀。 D: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
8、 | 下列对名著主要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尔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后来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继续创作,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B: 祥子被匪兵抓走之后的一天夜里,趁乱混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匪兵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以35元大洋把3匹骆驼卖了。 C: 鲁滨逊有一次看见一个野人“俘虏”从“人肉宴”逃出.他帮这个逃跑的野人打死了两个追赶者,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叫“星期五”。 D: 林冲因得罪了高俅,被刺配沧洲。两个押送公差在路上正要用水火棍将他打死时,跳出个和尚救了林冲。这个情节就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
9、 | 选出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B: 当影院清场,商店打烊,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成为读者向往的人间天堂。 C: 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举办《舌尖Ⅱ》首映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D: 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 |||||||||||||||||||||||||
10、 | 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①的创作特色荣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②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学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③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④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A: A B: B C: C D: D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 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 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 2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③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⑤用兵;骐骥、骤弭⑤,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②间:间隔。③说:说客。④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⑤施:使用。⑥骐骥、骤辑:四种骏马的名称。⑦小狸:小野猫。⑧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 ( 1 )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今 持 楫 而 上 下 随 流 ( 2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戊使于齐(派遣)B: 不然 , 汝不知也(然而) C: 足及千里(到,至) D: 子亦不如戊(像)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匠 以 治 木,不 如 斤 斧。 ( 4 )请用一句俗语为这段短文起一个标题,并说说短文给你的启示。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忘初心
清风慕竹
①《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
②1912年春天,哈佛大学教授桑塔亚纳正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欢叫不停。桑塔亚纳被这只小鸟所吸引,静静地端详着它。过了许久,他才转过身来,轻轻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现在得去践约了。”说完,便走出了教室。
③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故乡,徜徉于自然美丽的风景,埋头于古老大陆璀璨的文化中。数年后,《英伦独语》诞生了,桑塔亚纳为他的美学绘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④原来,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
⑤初心给了我们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学者的心态。初心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因为如此,乔布斯始终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时刻保持一种探索的热情,他总是说:“现在的我仍然在新兵营训练。”
⑥初心也给了我们成长的内在力量。84岁时,星云大师说:“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经历这么多挫折,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什么开始,就心甘情愿。虽难免成长的阵痛,却会得到成长的快乐。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⑦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它是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是恋爱时的第一次萌动,是梦想时的第一次出发。初心如此美好,难怪纳兰性德要说,“人生若只如初见”。
⑧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时光荏苒之后,我们会经常听到人们的忏悔:假如当初我不随意放弃,要是我愿意刻苦,要是我有恒心和毅力,一定不会是眼前的样子。
⑨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经常回头望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起程;经常让自己回到起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
⑩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就像一首诗中所言: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
(摘自《演讲与口才》2014年第2期)
( 1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2 )选文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①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曾经的梦想,不忘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
②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但走得远了,常常会遗忘初心,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 4 )请细读上文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谈谈对“初心”的认识。【链接材料】2008年,金庸因为在刘邦废立太子的事情上搞不明白,就向北大国学院的老师请教,听后豁然开朗。于是,对时任北大校长许智宏说:“我想到北大读本科,补补国学的不足。”许智宏笑着说:“您应该读北大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第二年,已经89岁高龄的金庸真的投到袁行霈教授门下学习古代文学。面对人们的困惑,金庸解释说:“我从小就喜欢徜徉于书海,这成了我一生的愿望。吾生有涯,学而无涯,学会清零,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永远充满好奇,从来不会感觉到年龄的苍老。”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冰心在《春水》中写道: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请以“写好人生每一页”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