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笔名为“茅盾”的作家是谁?( )
A: 周树人
B: 舒庆春
C: 沈雁冰
D: 谢婉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被日本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坚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表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
C: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4、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 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5、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 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 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 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 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炫耀(yào) 遗(hàn) (xún)序渐进 越(zǔ)代庖
B: (lín)峋 袅(nà) 断壁残(héng) 面面相(qù)
C: 发(jì) 混(xiáo) (wèi)然成风 吹毛求(cì)
D: 睥(ní) (ruì)智 分(tíng)抗礼 熙来(rǎng)往
7、下面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C: 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艾青诗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原名是蒋正涵,号海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B: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C: 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 艾青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他的短诗《刘草的孩子》就是如此。
9、下列句子中有多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B: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漂荡着。
C: 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茏罩在潆漾的小雨中。
D: 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查觉的绿芽。
10、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室”。

①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②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着全器重量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风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 ⑤②③①④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①③②④
D: ④⑤①②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 1 )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2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二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庆元,求士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获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释。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①舍:租房子。②嬉敖:嬉戏游玩。③开府庆元:在庆元成立府署。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家贱 素:向来
B: 大家吴氏最豪贵 惟:只是
C: 时吴氏家家儒 延:延长
D: 吴氏之 爱:喜爱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求士已用 捕鱼
B: 因为尽力 何陋
C: 请鼎 欲有求我也
D: 半载不知有汉
(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①吾业不废足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②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 4 )詹鼎很聪明,但求学之路并不顺畅,请结合第一卷的文言文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希下文,回答问题

灯笼

朱成玉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 1 )本文以“灯笼”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2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3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

②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

( 4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1 )选文出自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________(人名)的散文集《________》。
( 2 )选文中记载藤野先生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怎样品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我好辛苦。”许多人常这么说。

“辛苦你了。”成功人士常这么说。

“我好辛苦”与“辛苦你了”文字上差别不大,结果却天差地远。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还唱那首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