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大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把“抱着”改为“怀着”) B: 除了会员家属要凭发出的入场券外,还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把“除了”移到“会员家属”后) C: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把“却”改为“都”) D: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去掉“不”) |
3、 | 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严历 畸形 油光可鉴B: 隐蔽 虐杀 咳人听闻 C: 菜畦 弥漫 再接再厉 D: 桑椹 和谐 与时俱进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B: 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 C: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D: 通过学习《忆读书》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人一生要多“读书,读好书”。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绽开 账篷 祷告 混为一谈 B: 安祥 分歧 高跷 众目睽睽 C: 滑翔 附合 灼烧 饥肠辘辘 D: 怂恿 冤枉 感喟 拈轻怕重 |
6、 | 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趱(zàn)行 嗔(chēn)怒 朴(pō)刀 B: 吹嘘(xū) 恁(nèn)地 兀的(dì) C: 省(shěng)得 怄(kòu)气 逞(chěng)辩 D: 尴尬(gān gā) 这厮(sī) 干系(xì)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B: 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C: 寒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天伦之乐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D: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
8、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B: 《我的中国梦》活动正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 C: “什么呀!”他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的不对?” D: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
9、 |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经典咏流传》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用新的形式来传播传诵经典造成的。修改:将“造成的”改为“的结果”。 B: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修改:将“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互换位置。 C: 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修改:将“增加”改为“扩大”。 D: 经过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丹东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修改:将“经过”或“使”去掉一个。 |
10、 | 选出对划线字解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秋天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这两个字形象生动,拟人手法让人联想到农民辛勤收割稻谷的丰收场面。)B: 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贪婪:在这里是不知满足的意思,不含贬义,这个词深刻的表现了人们对新鲜空气的渴望。) C: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指声音很大很清晰,写出了热带地区的热闹繁杂。) D: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副产品:本指附带生产的物品,这里指的是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
登飞来峰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连月不开 ②薄暮冥冥 ③宠辱偕忘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 )翻译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 态。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 |
根赋
刘增山
①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②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③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粱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④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⑤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⑥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拌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⑦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⑧“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⑨啊,好难刨下的根!
⑩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縫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⑪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的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⑫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⑬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⑭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⑮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 1 )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①________→平静→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 )文章第⑩段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朴园
凌鼎年
①清乾隆年间,高云翼因其《中秋图》题有“仰望明月思悠悠”之句被人告发,而惹文字之狱,只因他名望高,人缘好,加之好友暗中相助而躲过一劫。惊慌之余,他收拾行装匆匆回了娄城故里。
②高云翼自此闭门谢客,每日里以书画自娱,但画了撕,撕了画,写了毁,毁了再写……
③翌年金秋,三位京城老友修书,欲南下造访,共赏明月。高云翼思忖,挚友都是性情中人,食宿粗陋应无碍,但必须美景当前,方有诗情画意。他想到了邻街的宜园。两家私谊向来不薄,当年还为他家画过春夏秋冬四张条屏。再说宜园之名也是他起的:“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景与兴会,情与时适,无所不宜,则名之曰宜也宜。”想来如果开口借园,应该问题不大。
④高云翼当即登门拜望,谁知他刚一提及借园之事,主人便面露难色:“小园逼仄,只宜家人游玩,外人恐有不便。还望见谅。”
⑤高云翼心里明白,对方不就是怕我京城之事的牵连么?
⑥气也气了,怨也怨过,高云翼便动了自己筑园的念头。只是身无长物,奈何?
⑦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有宣纸涂鸦之长,何不挥笔集资,丹青筑园?说干就干,高云翼自撰一启事:“以物易物最佳,凡欲庋藏云翼画幅者,概一石换一石,一木易一木,一花代一花,一屋顶一屋,早来早得,迟则不测……”宣言欲作画筹资,筑园一座。坊间向有“云翼一幅画,国朝十锭金”的说法,多少人欲求其画,奈何有价无市,如今竟有这等好事!不几日,这消息就传遍娄城,影响八方。
⑧高云翼再也不轻易撕画毁字了,每日里或山水花鸟,或仕女天神,日赶一幅,手不辍笔。
⑨很快,他便以一幅《娄江春晓图》换得了城外独龙湾一块废弃之地。这儿竹林连片,杂草丛生,乃狐猿出没,鸥浮鹭立之地,多年来无人关注。然而高云翼却十分满意,因为这儿坡地 ,溪水 ,野树 ,乱石 ,且人迹罕至,实在是筑园佳选。
⑩不几日,娄城首富钱寅啸愿捐资建造远香阁、探梅小筑、静修堂;德髙望重的王百瑜老先生运来了一高一低两峰太湖石,一曰瑞云峰,一曰玉玲珑;盐商后人蒋千里也遣人送来了洛阳枯枝牡丹、荷花名种大洒锦、千瓣红等……不过一两个月,造园材料竟已基本齐备。
⑪高云翼旋即请人除蔓草,砍乱枝,疏浚水流,掩埋荒芜,然后移树木,植花卉,铺草皮,一切因势而为,不另铺张,那庭院小径,也往往以残砖碎石铺就,以砖为骨,以石填心,不加灰浆。那花纹或冰片式,或八方式,或海棠式,还有的用碎瓷拼成鱼鳞莲瓣,皆废物利用。其成园之材简朴如此!
⑫造园之事在娄城已成街谈巷语,想察探玄秘者,欲先睹为快者纷至沓来。高云翼一一挡驾。众人不解,议论纷纷,他丝毫不为所动:“草木如名节,日久方成。若未成先睹,日后焉能有好印象?今日之园林,石径之苔藓未生,亭台之青素刺目,请待以时日。”
⑬越明年,因林落成。高云翼自书魏碑“朴园”两字作匾,并在娄城广而告之:朴园集天时、地利、人和而成。云翼取之于斯,用之于斯,劳形苦心,幸也。开园之日,竭诚恭请四方宾朋好友,无论长幼贫富,光临游赏。
⑭娄城为之轰动,远近为之云集,参观者赞口不绝,为朴因景色之多姿,为云翼心意之诚朴。看着游人乘风而来,尽兴而去,高云翼感叹:“我愿足矣,我愿足矣!”
(有删改)
( 1 )阅读第⑨段,填入画线处的一项应是( )。借宜园,出乎意料遭拒绝—①________,以画筹资欲筑园—②________,________细规划—③________,不为所动—④书“朴园”,________—⑤________
( 3 )联系后文,请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作文:读下面这句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墙角的花,你若看不起自己,谁还能给你一片天地?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