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皮肤一样; 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④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⑤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①⑤②④ D: ③④②①⑤ |
2、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诗写的是春节。 B: “处”有止息之意,“处暑”代表炎热的暑期即将过去,它的前一个节气是白露。 C: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与十二地支及人的出生年份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如申对猴,酉对鸡。 D: 王明捧着一幅字画送到李老师跟前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
3、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B: 行走在乌兰察布的灰腾席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 C: “乌海的煤碳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的喜悦与自豪。 D: 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
5、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B: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 《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
6、 |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安泽宣布有意参加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成为了第二位美国史上宣布参选总统的华人。(将“第二位”和“美国史上”互换位置) B: 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激烈空战,巴基斯坦的一架F-16战机惨遭被印度空军击落。(将“击落”改为“击毁) C: 今年3月7日,华为公司起诉美国政府,其颁布的《国防授权法案》已经违背了美国宪法。(在“其颁布的”前面加“认为”) D: 在2019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中国队连一块金牌也没有拿到,遭遇了史上最差的成绩。(将“遭遇”改为“取得”)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诀别 搏学多才 喜出望外 B: 憔悴 两全其美 花枝招展 C: 云宵 波光粼粼 人迹罕至 D: 分歧 徘徊不定 翻来复去 |
9、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寂寞 原委 灵机一动 神通广大 B: 猾稽 温驯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C: 凌乱 张扬 畏罪潜逃 油然而生 D: 纯粹 祷告 花枝招展 喜出望外 |
10、 | 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 《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来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
诗歌赏析。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 1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
阅读下列三则短文,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批注: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乙】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世说新语·伤逝》 【丙】 张季鹰辟①齐王东曹掾②,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③,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④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世说新语·识鉴》 【注释】①【辟】征召。②【东曹掾】东曹的属官。③【鲈鱼脍】鲈鱼切片或切碎做的菜,与菰菜羹同属吴中名菜。④【羁宦】在异乡做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①撤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②王仲宣好驴鸣________ ③顾语同游曰________ ④俄而齐王败________ ( 3 )成语“莼鲈之思”出自【丙】文。依据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 4 )文章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参考【甲】文批注,给【丙】文结尾句作批注。 ( 5 )有老师将《世说新语》作为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书目。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
①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③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④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⑤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材料一)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材料二)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目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于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材料三)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部分内容对比
学段 | 优秀古诗文 | 占所有选篇比率 | 革命传统教育 |
小学1-6年级 (12册) | 124(篇) | 30% [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20篇7年级] | 小学40 (篇) |
初中7-9年级 | 124(篇) | 51.7% [40篇/年级] | 初中29(篇) 鲁迅作品9篇 |
(材料四)
正如大家所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请以“把根留住”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