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B: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 将军身被坚执锐。
D: 欲信大义于天下。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生死祸福 絮絮叨叨 举著提笔 相安无事
B: 情郁于衷 穷愁潦倒 天衣无逢 低眉顺眼
C: 鸡零狗碎 张皇失措 莫明其妙 祸不单行
D: 触目伤怀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长途跋涉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B: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倾斜,歪斜)
C: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过去,拗过去。(执拗)
D: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来到,来临)
4、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 1 )寡廉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 少。例:陶后鲜有闻
B: 新鲜。例:芳草鲜美
( 2 )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 )
A: 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
B: 如果。例:苟富贵,无相忘
( 3 )人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
A: 仔细。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谁。例:吾孰与徐公美
( 4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A: 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 有时。例:或置酒而招之
5、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 ,几辈能担天下事;揽 ,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融 博眼球 断章取义 抽丝剥茧
B: 端详 抱佛脚 李代桃疆 首屈一指
C: 营销 元霄节 独树一帜 不可名状
D: 急燥 唱双簧 山清水秀 红妆素裹
8、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
A: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读音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昨夜见军贴,可大点兵。(hàn)
B: 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zhuó)
C: 但闻山胡骑鸣啾啾。(yān)
D: 当窗理云鬓,对镜花黄。(ti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岭上有七盘关。②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此诗为流放途中所作。③平仲:银杏的别称。⑤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 1 )从诗歌颈联的描写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此联的画面。
(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夏原吉,字维喆,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

宣德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 原吉曰:“将帅,国爪牙,奈何冻而毙之?”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

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同列有善,即采纳之。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曰:“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曰:“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

(选自《明史》有删改)

( 1 )下列与“人莫能测其际”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真无马邪
B: 不能名其一处
C: 专其利三世矣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2 )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原吉在宫中抄写诏令时,因性格沉稳受到皇帝破格提拔。任职户部时,又因处理 繁杂公务条理清晰,受到上司赏识。
B: 夏原吉恪尽职守,与民同甘共苦。在治理浙西洪水时,他体恤民艰,殚精竭虑,身着布衣徒步奔走,在炎热的的夏日也不打伞,最后解决了水患问题。
C: 夏原吉不图物质享受。从北巡期间,皇帝发现他的干粮低劣,他趁机进言,皇帝深感惭愧,赐给他大官的食物,还犒劳了将士。
D: 夏原吉气量深沉,待人宽容平和。对于同僚,他总是隐恶扬善,对于小吏,他更是包容体贴。这种雅量,也是靠刻苦修炼而来,即由忍到无须忍。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诸生喧笑________ ②户部主事________

③为卿之________ ④同列有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吉曰:“将帅,国爪牙,奈何冻而毙之?”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 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选文第一自然段画线的部分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 3 )请你发挥想象,补写出“我”接过老王送来的香油和鸡蛋时的心理活动。

( 4 )课文结尾句子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读下面的句子,用“也许……也许……反正……”仿写一句话。

( 6 )本文洋溢着邻里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温暖。生活中相信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请将你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受表达出来。(字数限制在5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
( 2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 3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4 )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选任何一修辞方法指出其使用的作用________。
( 5 )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1-3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正能量”指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坚韧、善良等正性能量。对于人生而言,“正能量”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请以“激活我的正能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扯出’微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