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梅县梅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学过的文章《伟大的悲剧》。
B: 汪曾祺(1920-1997)浙江高邮人,现代作家。
C: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范仲淹字希文,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文正公”。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育(bǔ) 支(chēnɡ) 言简意(ɡāi)
B: 岸(dī) 现(duì) 人不倦(huì)
C: 发(xiào) 盖(qī) 炯有神(jiǒnɡ)
D: 怯(qiè) 阻(náo) 冉升起(rǎn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不卖了,不卖了!”那卖酒的汉子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B: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 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D: 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候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B: 欧阳询擅长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C: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5、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的不幸。(深刻,表程度)
B: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青布棉袍。(颜色浓)
C: 这本书很 , 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深度)
D: 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表同情。(很,十分)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6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 , 但一路狂飙的国内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
B: 柳盈盈深得同学拥护。但是近来几次同学聚会,柳盈盈总是姗姗来迟,可谓不速之客
C: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英国西南部有一种翠鸟长得十分漂亮,它高雅的神情与鲜艳的羽毛相得益彰 , 使人着迷。
8、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 诀别 藏污纳垢 随声附和
B: 斑阑 羁拌 家喻户晓 叱咤风云
C: 窜掇 狼藉 惟妙惟肖 周道如砥
D: 耸立 珊瑚 小心翼翼 消声匿迹
9、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间,风正一中凡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 织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 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 叙事确切, 抒情真挚, 首尾呼应, 浑然一体。
10、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
大遗址保护是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力度最大、惠及民生最广泛的一项创新性工程。由于考古遗址保护与当地民众生活,因此,只有将古遗址保护与当地民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二者统筹兼顾,才能让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

A: ①相得益彰 ②各得其所
B: ①息息相关 ②各得其所
C: ①相得益彰 ②两全其美
D: ①息息相关 ②两全其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1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2 )这首诗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则文选,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 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著:调羹和筷子。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________ ②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

③父母岁有裘葛之________ ④人谓板桥读书善记________

( 2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俟其欣悦,又请焉/至无可用,放之山下
B: 中有足乐者/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学不思则罔
D: 有司业、博士之师/其印予群从所得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4 )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________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________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________


( 5 )【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剥豆》,回答文后问题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又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音:suō,义:斜着眼看)。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碗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 1 )给加加点的字注音
声息语( ) ②清( )

( 2 ) 母亲剥豆的速度不时变化(画线处),试分析母亲剥豆速度时慢时快的原因。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和_______。

( 4 )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 5 )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多角度去领悟,请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阅读《亚洲狮》,完成下面小题。

亚洲狮

①亚洲狮又称印度狮,仅产于印度西部,是唯一生活在非洲以外的一种狮子。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身躯略小,体长1.2-1.7米,体重100-200千克。亚洲狮的雄狮不但脖子有长长的鬃毛,在它的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长毛,而且它的尾端球状毛也较大,亚洲狮雌性2岁半即可性成熟,雄性需4 岁,【它们每胎产2-3只幼狮,但幼狮死亡率较高,一般只成活1仔。幼狮3个月后便同母亲一起参加狩猎活动,需同母亲一起生活两年。】

②亚洲狮成群一起生活,也常集体捕食,但大多是母狮捕食,雄狮则坐享其成。它们由一头狮子将猎物赶到其他狮子的下风,然后一起扑向猎物。它们吃饱后需喝大量水,而亚洲狮生活的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很少,时常出现干旱,因此捕食后常需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这种恶劣环境不但使亚洲狮饮水困难,就连它们的猎物也很少。幼仔成活率低也是饮水及食物不足所致。

③印度是一个传统的宗教国家,在宗教传说中狮子被视为“圣物”。即使狮子有时捕食家畜,但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印度人,并没有对它们进行捕杀。因此,亚洲狮虽生存环境恶劣,但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它们一直很好地生活着,然而自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亚洲狮也开始遭到了厄运。英国殖民者将猎杀亚洲狮视为一种娱乐。到1900年,在人类100年的捕杀之下,亚洲狮已经十分稀少,此时一些动物保护者开始宣布要保护亚洲狮,但仍有人偷偷进行捕杀。到1908年,亚洲狮只剩下最后13只,为了不让它们彻底走向灭绝,人们把它们全部捕捉进行人工饲养,从此亚洲狮在野外消失了。人们为了能让亚洲狮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又把它们放到了印度西部的吉尔森林中,并在这里建立了保护区。 目前,亚洲狮虽繁殖200多只,但由于它们全部是那13只祖先的后代,已经形成种族退化,极容易受疾病和基因的影响而导致全部灭绝。

( 1 )亚洲狮濒临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 2 )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亚洲狮,人类实施哪些具体措施?

( 3 )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说明的作用。

( 4 )针对像亚洲狮这样的珍稀动物,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请至少写出三条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你有时可能不经意间随口吐了一口痰,随手摘了一朵花,随心讲了一句话,随意毁了一本书……一般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值得一提。可是,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时候小事变成大事,小错酿成大祸。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待生活中所谓的“小事”。

请以“这可不是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ㄗs:爱无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