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帝感其诚 其如土石何? B: 所以动心忍性 以残年余力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 女子之嫁也 甚矣,汝之不惠 |
2、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 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 为庆祝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呢喃 嘶哑 忧戚 红妆素裹 B: 汹涌 海侠 飘逸 朝辉夕阴 C: 风骚 妖娆 漫游 南极潇湘 D: 腐烂 黎明 天骄 前乎后应 |
4、 | 对《大自然的语言》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B: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C: 第二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D: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 |
5、 |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了,溜走了。B: 2014年将新立3部法律,其中包括房产税法。 C: 中俄第三次代号为“海上联合”的大规模军演在东海举行。 D: 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
6、 | 对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③苛政猛于虎也。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 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 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要塞/闭塞 泣咽/咽喉 差使/差错 遗嘱/高瞻远瞩 B: 屏息/屏障 畸形/崎岖 教诲/后悔 恶心/深恶痛疾 C: 俨然/严肃 忙碌/俸禄 狼藉/书籍 翘首/翘尾巴 D: 地壳/蛋壳 荒谬/杀戮 辍学/点缀 肖像/惟妙惟肖 |
9、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项。( ) A: 茉莉(mò) 倔强(juè) 咆哮(páo) 参差不齐(cān) B: 登时(dēng) 侍弄(sì) 游弋(yì) 屏息敛声(bǐn) C: 卑鄙(bǐ) 凛冽(lǐn) 拙劣(zhuō) 阳奉阴违(wéi) D: 劫掠(nüè) 径直(jìng) 教诲(huì) 栩栩如生(yǔ)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那天,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B: 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C: 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 , 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 1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 )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或异二者之为 ③比夜彷徨绕床 ④弼愠曰:“方欲举法…… ⑤吾谁与归 ⑥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 B: 何不试之以足? C: 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D: 卷石底以出 ( 3 )用斜线(∕)为文中划线句断句,只限两处。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 5 )结合甲乙两文,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比邻若天涯
朱铁志
①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里,由于网络、手机盛行,互通互联,只要手指一点,顷刻之间图文毕现,哪怕地球那端,也好像近在眼前。即时通讯系统改变了千百年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业已形成的交往方式,从技术上讲,“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而微的现实。为了一个共同的诉求,全球网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貌似虚拟,其实非常实在的联盟,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提供一份骨髓,贡献一份干细胞,捐献一笔善款。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像电灯、马桶、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人类需要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②然而,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疏远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说,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随意应付。方便则方便,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人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真实的世界里本真地素面朝天。在真实和虚假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错把虚拟当真实。
③人们发明了网络,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反而影响了我们中一些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办公室、课堂上,甚至在行驶着的汽车的驾驶室里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新微博。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在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其实,不少高档手机繁琐的功能是多余的,很多在虚拟空间飞来飞去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④我不是一个排斥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冬烘先生,相反,对网络、手机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怀敬意。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人们:在网络、手机时代,要警惕自己被物化为机器的奴隶。在热切关注新技术的同时,要把时间、精力有意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活生生的人,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
【注】冬烘先生:迂腐浅陋的知识分子。
( 1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①文中用“天涯若比邻”来形容网络和手机的出现能够快捷的使原本虚拟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
②网络的发明,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 4 )请你对“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陈卓琳
①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便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的。
②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他们穿过山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他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地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流向了大海。
③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
④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放弃和锲而不舍并不矛盾。梵高拒绝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画家;比尔·盖茨放弃了哈佛学位,却创造了微软公司的神话;刘翔放弃了跳高,成为了110米栏名将。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⑤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丢掉爱情,不得不放弃梦想。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常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失,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⑥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生机勃勃。拒绝放弃,只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被束缚致死。
⑦放弃有痛,宛如壮士断臂,但放弃将给你一个更美好的开端。放弃已不再爱你的恋人,你会多一个朋友,苦苦纠缠,你就多一个仇人。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阴影,你的眼睛里满是和平阳光、鸟语花香。放弃是一种明智,一种宽容。当然面对暂时的伤痛,放弃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悲的精神,需要直面淋漓鲜血的豪迈气概,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⑧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撞到南墙才回头。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此暗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只有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着。
⑨记住,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着。
(选自《智慧背囊》)
以《我不再______了》为题,
提示及要求:在初中生活中,你的思想认识或行为常常会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请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或短语,例如“骄傲”、“自卑”、“感觉孤单”、“懒惰”、“任性”、“迟到了”、“烦恼”、“困惑”、“害怕困难”“相信命运”、“和妈妈顶嘴”……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