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B: 新学期开学了,孩子们穿着新校服,背着新书包,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矍铄地走进校园。 C: 很多老人虽然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他们渴盼天伦之乐。 D: 心气极高的恒大队因意外导致主场失利,他们分析原因后决定东山再起 , 在客场挽回局势。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B: 中国队冲击本届奥运会马术首枚金牌的进程由于华天的突然翻身落马戛然而止。 C: 入夜,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 , 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上对月凝思。 D: 杨林是我们班的解题高手。他的解题思路往往既新颖,又简捷。 |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 ③①⑤④②⑥B: ③①⑥②⑤④ C: ①③⑥②④⑤ D: ①③⑤④②⑥ |
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纶(lún) 滞留(dài) 轩邈(miǎo) 深恶痛疾(è) B: 翘首(qiào) 气氛(fēn) 教诲(huǐ) 夕日欲颓(tuí) C: 凛冽(lǐn) 炽热(zhì) 斟酌(zhuó) 悄无声息(qiāo) D: 诘责(jié) 镌刻(juān) 蒙昧(mèi) 屏息敛声(bǐng) |
5、 | 下列各组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迤 阴晦 潜滋喑长 销声匿迹 B: 惊赅 地痞 龙盘虎聚 自怨自艾 C: 谩骂 阔绰 彬彬有礼 眼花缭乱 D: 诬蔑 泮宫 斩钉截铁 金壁辉煌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C: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方向。 |
7、 |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璧,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B: 这时他只想休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C: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偿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8、 |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大同自古称“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穿行在大同这些古香古色的小街巷,能回响出经久不息的历史足音。这些足音是嘈杂的,仔细辨析,有“琵琶老庙”王昭君回望中原弹奏琵琶的惆怅,有百碑洼北魏崔浩树碑张扬鲜卑民族历史的严谨,也有明朝正德皇帝邂逅并调戏李凤姐的轻佻。有慈禧西逃驻跸“凤临阁”吃“烧麦”的庆幸,有四牌楼下悬吊王龙怕其转生再叛的传奇,也有神偷李文全盗银行戏弄日本鬼子的惊险……沧桑变迁似乎湮没了历史,但不经意又显示出了历史。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还有一种风骨,一种北方的雄浑和厚重,灵隽与神奇。 A: 段首“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引文中的句号应在下引号外边。 B: 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句式连贯,展示大同街巷的丰厚历史。 C: “历史足音”、“回望中原”、“古香古色”和“弹奏琵琶”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是一个病句。 |
9、 |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 契诃夫 。 D: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
10、 |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恻隐(cè) 执拗(niù) 忧心忡忡(chōng)B: 剽(piāo)悍 黄晕(yùn) 鲜(xiān)为人知 C: 挑衅(xìn) 屏息(bǐng) 如坐针毡(zhān) D: 溅落(jiàn)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 1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选取典型的景物,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________的景象。( 2 )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4 )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世界民居奇葩
①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充满神奇的山寨气息。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
②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排挤,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并不断进步发展,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如柑瓣状均匀布列各层,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历经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年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技术文化的魅力。
③客家先民们崇尚圆形,把圆形当天体之神来崇拜。主人认为园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这些都体现了土楼人家的民俗文化。圆墙的房屋均按八卦形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充分显示它突出的内向性、强烈的向心力、惊人的统一性。
④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儒家的思想及其文化特征。有一座土楼,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便用正楷大字写成对联刻在大门上:“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强调了儒家立身的道德规范。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均等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达到惊人的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无混乱。土楼内所存在的儒家文化遗风,让人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蒂固根深。
( 1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它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2 )第②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突出了土楼的________功能。( 3 )第②段中“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一句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4 )客家先民为什么要把土楼建成圆形的?(用文中的话回答)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样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编辑,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弹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说明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担任”,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 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入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
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八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相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
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是音意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
生的注。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 1 )根据文意,说说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的含义。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 , 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
( 3 )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周有光先生的什么精神?这是一个拍照的年代。一张照片,可以记录伟人的挥手瞬间;也可以留下孩子的纯真笑脸。一张照片,是友情的证明,是亲情的温馨,是旧时美好的回忆,也许也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
请以“照片”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