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1 )( ) A: 少年老成 B: 溃不成军 C: 得天独厚 D: 重峦叠障 ( 2 )( ) A: 巧妙绝轮 B: 珠光宝气 C: 安静闲适 D: 明艳照眼 ( 3 )( ) A: 雕镂琢磨 B: 因地治宜 C: 别具匠心 D: 俯仰生姿 ( 4 )( ) A: 寡不敌众 B: 称心满意 C: 全军复没 D: 毫不提防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 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 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分外(fèn) 覆盖(fù) 襁褓(qiáng) 栖息(qī) B: 田圃(pú) 莽莽(mǎng) 喧嚷(rǎng) 颤抖(chàn) C: 风骚(sāo) 妖娆(yāo) 昏晕(yūn) 浸水(qīn) D: 折腰(zhé) 留滞(zhì) 喑哑(yīn) 禁锢(gù)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谛听 弄巧成绌 热忱 稍纵即逝B: 娴熟 危言耸听 恬静 大相径庭 C: 炫目 按步就班 聒燥 风度翩翩 D: 险峻 瞬息万变 殉职 劫后余身 |
5、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 电影院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B: 高铁开通后,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但北站的接待工作井然有序,响彻云霄。 C: “墨子号”量子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三大既定科学目标,真是大快人心。 D: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
6、 |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 ③①②④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③④ |
7、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萧红墓畔口占》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其诗《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C: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分别写到了“雨水”“霜降”两个节气。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B: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C: 谁能断言哪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塔克拉玛干的边沿有个罗布泊。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噤 暇想 张皇失措 豁然贯通 B: 琐屑 烦躁 重蹈覆辙 穷愁潦倒 C: 愧怍 荒僻 根深蒂固 物竟天择 D: 蓬蒿 家醅 诚惶诚恐 无可质疑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生态恶化问题,市政府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 在时代巨变中,长江巨龙,托起一条经济大命脉,担当着伟大复兴。 C: 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而是负责了更加重要的使命。 D: 美素奶粉造假事件曝光后,宝宝们的口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妈妈为宝宝们挑选奶粉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 |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1 )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________手法,渲染了________。( 2 )这两首诗在抒发爱国情怀上有什么不同?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昏。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日:“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囊:以往、过去。 ( 1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聚室而谋 谋:商量 B: 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C: 甲翁之妻子去乡 去:到 D: 向吾远游冀、雍 向:先前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或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A: 何老之有B: 已而之细柳军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对移山的态度也不同。 B: 乙文讲述的是两个年近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壁泰山的故事。 C: 甲乙两文都证明了“有志者.事竞成”的道理。 D: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冬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拉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 1 )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自身条件:________
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
内在精神:________
( 2 )揣摩语句。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执行枪决的六个枪手在爬满常青藤的墙前站成一排,这墙就是他那天夜晚进行不幸尝试时爬过的布满裂缝正要坍塌的墙壁。士兵们站在一起后,手里握着枪,好不容易抑制住眼泪。杀死牛虻,真是不堪设想的恐怖,他那直刺人心的辩才,他那无休止的狂笑,他那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勇气,曾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在他们死气沉沉的生活中闪耀。而现在,他必须死,死于他们之手,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去熄灭天上的明灯。
在院子里那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下,他的坟墓正在等着他。夜里,一些士兵很不情愿地挖了,铁锹上沾上了他们的泪水。他走过时,低下头微笑着看了看那个黑黢黢的坑和坑边打蔫儿的小草,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
( 1 )执行死刑的枪手为什么要流泪?在成长过程中,总有出走和归来。每一次出走是为了什么?又是何故让你选择归来?你可曾思考过两者的关系?阅读下面这组言论,按要求写作。
他们不会知道,我离开是为了回来。——《芒果街上的小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QQ经典说说
我要走得很远——梦里也没有见过的地方…….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一起。——艾青《少年行》
归来不见去时人。——(宋)喻良能《天台歌》
这些言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也可……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2)不可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等信息。(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