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B: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 明天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D: 刚到四十岁,孩子们就说我“落伍”了。 |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兴高采烈地_______往前走,不久就汇入_______的人群中。她挤在人群中,像大海里的_______浪花,漫无目的,却在________活力的欢呼声中不断涌动起伏,向前翻腾。 A: 陆续 车水马龙 一朵 充斥 B: 陆续 熙熙攘攘 一束 充满 C: 继续 车水马龙 一束 充斥 D: 继续 熙熙攘攘 一朵 充满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细(qiān) 锐不可当(dānɡ) 河堤(dī) 蹒跚(pán) B: 两栖(qī) 惟妙惟肖(xiào) 琐屑(xiè) 吊唁(yàn) C: 扼制(è) 重峦叠嶂(luán) 陨石(sǔn) 轩榭(xuān) D: 藩篱(fān) 迥然不同(jiǒnɡ) 褶皱(zhě) 气氛(fèn) |
4、 | 下列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所,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词人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了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想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5、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在句末加上“工作”)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去掉“随着”或“使得”) C: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删除“和培养”)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去掉句中的“如果”。)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别出心裁,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B: 人们对工业产值大规模的下降非常恐慌,其实这不足为据,高速发展之后的下滑,是很正常的。 C: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据说他的原形不是一个人,而是以一群旧社会读书人的形象综合起来创作的。 D: 为了不再重蹈复辙,你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获得下次的成功。 |
7、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B: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C: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
8、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
9、 | 下面文字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 jìn qì jiàn dingB: jīn qiè jiàn dìng C: jīn qì jiàn diàn D: jìn qiè jiān diàn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C: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诗中既是诗人实写眼前景物,又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过庭录》) (注释)①负:依仗。②庆阳帅:庆阳(地名)统帅。③文正:范仲淹谥号文正。④贻:遗留。⑤规:劝诫。 ( 1 )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然滕豪/迈自负 D: 文/正与之同年 ( 2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越明年 不可逾越 B: 正患无隙以规之 何患无辞 C: 增其旧制 因地制宜 D: 子京忽以书 书香门第 ( 3 )下面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翻译:政治道路通畅,官场人际关系和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此句既表达范仲淹对好友滕子京政绩的赞赏,也有对其身处逆境不忘职责,仍造福于民的人生态度的欣赏。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理解:与“古仁人之心”“异”,表明了作者对“二者之为”的赞赏态度,再以“何哉”的发问引出下文的观点。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理解: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因为他们情绪管理得当,用理性冷静处事,因此能保持心态良好。 D: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理解:此句中的“斯人”指像古仁人一样胸襟豁达、心怀天下之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 ( 4 )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 5 )结合(乙)文揣测范仲淹在写(甲)文时内心想对滕子京说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福尔摩斯和华生
福尔摩斯和华生在野外露营。深夜时分,福尔摩斯一觉醒来,用手肘推了推华生。
“华生,”福尔摩斯说道,“看看天上,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华生回答:“我看到了几百万颗星星,福尔摩斯。”
“那么华生,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华生思考了片刻,答道:“嗯,从天文学角度来说,我眼前的景象告诉我宇宙中有数百万个星系,可能存在着数十亿颗行星。从占星学角度来说,我观察到木星正位于狮子宫。从测时法角度来说,我推测现在的时间大概是凌晨三点一刻。从气象学角度来说,我猜明天会是个大晴天。从神学角度来说,我认为上帝无所不能,而我们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呃,天空告诉了你什么呢,福尔摩斯?”
“华生,我们的帐篷被人偷了!”
我们不知道福尔摩斯到底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不过他的思维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①我之前睡在帐篷里,但现在我看见了星星。
②基于和过去类似的经历进行类比,我的直观猜想是有人偷走了我们的帐篷。
③我们可以通过排除其他猜想来证实该猜想:
A.也许帐篷仍然在这里,只不过有人在帐篷顶上投影了一张星图。基于我过去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以及理应出现在帐篷里却显然不在的投影仪器,这个猜想无法成立。
B.也许帐篷被风吹走了。基于我过去的经验,这么大的风或许不会吵醒华生,但一定会吵醒我,因此这个猜想也无法成立。
C.诸如此类的猜想……
D.不,我认为我一开始的猜想多半是正确的。我们的帐篷被人偷了。
【补充材料】
归纳逻辑:由具体事例进行推理并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举个例子,我们通过观察得知,今天、昨天,以及昨天之前我们所知的所有日子里,太阳都升起了。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太阳每天都升起,未来的每天也都会升起,但这一结论无法通过已知事例从逻辑上推导出来。(注意:该例子不适用于身处北极的读者们。)
演绎逻辑: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论证的基本模型就是三段论——“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也终有一死。”
无矛盾律: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原则,某一事物不可能同时既这样又不这样。如果说“你的裤子着火了,另外,你的裤子没着火”,那就是在自相矛盾。
芝诺悖论:所谓悖论,就是某一看似合理的推理基于看似正确的假设之上,结果却得出了前后矛盾或明显错误的结论。
( 1 )通过你对演绎逻辑的理解,论证可否改为“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终有一死;因此苏格拉底是人。”这样的论证合不合逻辑?( )近日,永康市一学生骑自行车上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1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郝仁鑫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石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确立一个观点,简单阐述,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