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安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此之谓乎
B: 何陋之有
C: 大道之行也
D: 宋何罪之有
2、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希望的肥皂泡________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________总得粜出;________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

A: 既然 也 而且
B: 不但 却 或者
C: 因为 所以 或者
D: 虽然 可 而且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缈茫 视察 遵循 疲惫不堪
B: 摧残 盲从 懦夫 一意孤行
C: 诓骗 冒然 繁殖 附庸风雅
D: 麻醉 墨守 灌溉 走头无路
4、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C: 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D: 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 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 ,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D: 下午同学们把校园里各个角落都清理了,整个校园到处是不毛之地
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育测试中,我班的李明同学发挥超常,考试成绩十分理想,无独有偶 , 王新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B: 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C: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海底,只要身临其境地想一想,我们能理解遇难者家属此时的伤心和愤怒。
D: 上海曾是中国的国际都市,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窗口,也是中国的主要港口。他至今仍是中国的样板城市,在许多方面她甚至使北京相形见绌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B: 《礼记·学而》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C: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D: 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泥泞田埂中,他手托麦穗问收成;在大山深处,他按下电商扶贫快进键;乡间小路上,他给村民指引致富路。
8、下列_______项与屈原无关。( )
A: 爱国主义诗人
B: 赛龙舟
C: 包粽子
D: 《蒹葭》
9、《水浒传》中“黑旋风”所使的武器是( )。
A: 大刀
B: 长矛
C: 板斧
D: 流星锤
10、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见白发寄别朱仲开张瓯江

【明】陈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

【注】①朱仲开、张瓯江:生平不详,当是作者的友人。②落花:指灯花。

( 1 )本诗作者所处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

( 2 )诗末作者“别绪转如麻”,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怀民亦未 ________ ②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

③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________ ④思欲亭止息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 3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 4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敬业与精业》,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
②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③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现代化。懒懒散散,工作就没有效率;粗枝大叶,容易造成失误、留下隐患。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职渎职是重要的原因。
④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⑤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⑥不断强大的国家、民族,无不有着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后来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 1 )选文的标题为“敬业与精业”,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2 )选文①~③段是如何论证“敬业不易,精业更难”的?

( 3 )仿照第④段的画线句子,给文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窗前的树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 2 )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 3 )结合文意,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 4 )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 5 )文章结尾说“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请你探究一下,槐树与“我”可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我们的观点得不到长辈的认可,但我们要主动与长辈沟通,请记录下你的喜好。

请以“没错,我很喜欢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天然呆智仅限于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