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静教院附校中学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B: 随着因特网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
C: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民众的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D: 作为一块正加速扩张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以其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等特点,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新渠道。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
B: 学校积扱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 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 说明 拟人 比喻
B: 叙述 拟人 比喻
C: 描写 对偶 拟人
D: 抒情 比喻 拟人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②⑤③①
B: ④①②⑤③
C: ④③①②⑤
D: ④①③②⑤
5、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某些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混淆视听,对某些史实作断章取义的理解,甚至肆意篡改历史,他们的阴谋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B: 李华的妈妈看着来家访的老师,激动地说:“您能不顾疲劳,三顾茅庐 , 太令我感动了。”
C: 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良好生态格局的形成,它对宜居美丽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D: 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6、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共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我们可据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 长妈妈——一位普通的保姆,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她为作者买来《山海经》,让作者对她的态度彻底改变。
C: 《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而“哭竹生笋”和“陆绩怀橘”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D: 《五猖会》中,“我”急切盼望看到迎神赛会,在父亲的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已兴趣索然。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丑小鸭》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满着童真童趣。
D: 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童年》中阿廖沙跟着宽厚善良的外祖母生活,外祖父虽然对家人贪婪吝啬,但却把钱借给了贫穷的犹太人,还资助了毛皮商人“马鞭子”。
8、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沙(lì) 测(ɡuī) 深(yuān) 夫(qiáo)
B: 浩(hàn) 愤(mǎn) 谷(xiá) 袅(niǎo)
C: 吝(sè) 徊(pái) 起(jué) 沉(miǎn)
D: 薄(jī) 无(yín) 峋(lín) 弱(chán)
9、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骨(biǎn) 颠(bǒ) 持(jīn) 眼花乱(liáo)
B: 熟(xían) 喧(xiāo) 地(shū) 息万变(shùn)
C: 参(cī)迤(wēi) 洗(dí) 炙人口(kuài)
D: 目(xuán) 静(tián) 肆(nuè) 分道扬(biāo)
10、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 为迎接G20峰会的召开,省市领导实地踏看了浙大路、高速杭州南入城口等地,考查了西湖区街容街貌和入城口整治情况。
C: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 2 )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1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①________的《②________》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号:③________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________


( 2 )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 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 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 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举,使金属获得物资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背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字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兀然停下了脚步。为甚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pēng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1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訇然涌出,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来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的大额头和方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第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18岁后,他们还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动人的一个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砰然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jié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 1 )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pēng

jié

________然一动

兀自________立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都写了什么?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侯万山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侯万山话的意思是什么?“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宋哲元话的意思是什么?
( 4 )“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请对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 5 )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课外阅读。

三游华山

贾平凹

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了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

今年四月里,筹备了好些天,终于在一个天气清朗的日子去了。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截在云里裹着,似露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趋着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偶尔从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来,河里却全部没水,满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的,盆大的,枕大的。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去,在绿树林子之下,白花花的耀眼,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置身在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疏疏,似乎是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本是一片死寂的顽石,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这使我惊奇不已,高兴得从这块石上跳上那块石头,从那块石上又看这块石头的阴、阳、明、暗,不停地在石隙之间跑出没,竟没有再往华山去,天到黄昏便返回了。

到了五月,我又去一趟华山。直接搭车在桃下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见工业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抬脚进去,才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院内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一层茸茸的地毯。坐上,仰头看见大阳在树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看身下的绿,却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用手去抠草不能抠起,手却染成浅绿。这小草一棵挨着一棵,延续到草场边的斜砖栏上,几乎又生长在树的根部,如汗毛一般。我太喜欢这种环境了,觉得到了最好的地方,盘脚坐起,静静地听自己呼吸。忽见后边的朱红方格门推开了,出现几个游多。再看时,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我就这么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

两次华山来,却未登山而归,友人都笑我荒唐,我只笑而不语。到了六月初,又邀我的一个学生再次去华山,终于进了谷口,逆一条河水深入。走了三里,本应再走十里便可上山了,河水却惹得我放慢了脚步,后来干脆就在水中列石上坐下。水很明净,河底石予清晰可见,脚伸进去,那汗毛上就显出一层银亮亮的小珠儿,在脚下形成无数漩涡,悠悠而去。青石板很多,水从上流过,腻腻的软着身子,但遇着一块仄石了,就翻出一朵雪浪花,或在下出现一个空轴儿的漩涡。河里没见到鱼,令我很遗憾,到了拐弯处,水骤起小潭,有几丈深的,依然能看到底。捡些小片石丢去,片石如树叶一样,先在水面上浮着飞,接着就没进水,左一漂,石一漂,自自在在好长时间才落水底。

这么又玩了半天,学生催我赶路,我说:“回吧。”他有些疑惑了:“你这是怎么啦?三次上华山,都半途而归?”我说:“这就蛮够兴趣了。”学生说:“好的还在山上哩!”我说:“是的,山下都这么好,山上不知更是有多好了。”学生便怨我身懒。我说:“不。要是身懒,我能年年想着来吗?能在今年连来三次吗?之所以几年里一直不敢动身,是听别人说得多了,觉得越好越不敢去看。如今来了三次,还未上山,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用得了?如今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花愈是好,与人越亲近;狐皮愈美,对人越有诱力。但好花折在手了,香就没有了;狐皮捕剥了,光泽就没有了。”学生说:“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说:“天地大自然是知之无涯的,人的有限的知于大自然永远是无知,知之不知才要欲知。比如人之所以有性格,在于人与人的差异。好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往往不在大事上,而在于小事上伤了和气。体育场上百米跑,赛的其实并不在于百米,而是一步的距离。屋内屋外,也不是仅仅只一门之隔吗?可以说,大自然的一切奥秘,全在微妙二字,懂得这个道理,无事不可晓得,无时不产生乐趣和追求。”学生点头称是。两人一路返回。学生很乐道此游,要我下次上华山,一定要邀他同往,并要我将所说的道理写出送他。

(摘自《贾平凹游记精选》)

( 1 )正如作者所言,大自然的奥妙,全在“微妙”二字,那么对于登山而言,其微妙之处是什么呢?

( 2 )“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下面诗句中创设的意境与上句相似的一项是(   )。

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 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四、写作(分值:60分)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6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啭裑、已陌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