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第十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拂晓(fú) 荒谬(miào) 锐不可当(dāng) 张惶失措(huáng)
B: 诘问(jié) 愧怍(zuò) 长途跋涉(pá) 穷愁缭倒(liáo)
C: 繁衍(yǎn) 归咎(jiù) 风雪载途(zài) 重峦叠嶂(zhàng)
D: 殷红(yīn) 两栖(qī) 消声匿迹(nì)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B: 老师教给我们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全班同学做起题来得心应手,事倍功半
C: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移动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句的主干是“行动取得进展”。
B: “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 在古代,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中的“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4、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腐蚀 劫难 嘱咐 海枯石烂
B: 两栖 稀疏 磅礴 草长莺飞
C: 瞄准 萌发 油漠 大彻大悟
D: 争讼 燎原 思慕 人情世故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风筝》《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
C: 《五柳先生传》《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宋濂。
D: 《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购买的关键。
B: 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 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 近段时间“地摊儿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此书作者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
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保存至今的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C: 欧阳修是唐朝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放翁”,后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故又号“六一居士”。
D: “铭”是古代刻在书简上用来警诫自己或歌功颂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也是一种文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亦可指“托物言志”。
9、对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B: 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三国演义》
C: 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D: 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怪他。(《骆驼祥子》)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嫁也

A: 此谓大丈夫
B: 妾妇道也
C: 与民由
D: 舜发于畎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

宗泽

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①(宗泽)南宋抗金名将,义乌人。②(伞幄)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幄,伞边布幔。③(垂垂)飘挂状。④(策)策略。

( 1 )这首诗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的情景。全诗突出了一个“________”字(用诗中的一个字回答)
( 2 )结合诗句,说说宗泽是一位怎样的大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体悟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竹本________ ②夫如是________ ③故君子人多之________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竹 性 直 直 以 立 身 君 子 见 其 性 则 思 中 立 不 倚 者

( 3 )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文明,与世界相拥

苏北

走出去!中国人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人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匆忙。

国外留学的,从读研到读本,又见高中国际班备受青睐,低龄化已是挡不住的潮流;观光旅游的,从周边到欧美,热浪滚滚,生活在别处,俨然已成一种全民的时尚;投资兴业的,纷纷出海,产业转移、海外扩张正推涌出崭新的转型景观。

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

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发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对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

或许是因为与世界太久的隔膜,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便什么都很落后。其实,这是一种率意轻狂的误读。如非洲。当我们在保护区内面对着河马狮子大吼大叫乱扔杂物之际,当我们在旅行途中四处搜寻象牙或犀牛角之时,看看当地人对丰饶的自然资源的悉心保护,对自由的野生动物的亲切尊重,我们当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启迪。一些人单方面地认定去海外旅游消费就是对对方的投入甚至奉献。其实,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虚妄。泰国清迈市民就曾有对中国游客的拒绝:这里不欢迎粗俗。吵吵闹闹,拒绝排队,随地吐痰,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也让其他高端游览望而却步。一些人想当然地认定鼓足了钱包炫耀着名牌就涨了身价添了牛气。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情结的翻版。我们一再地看到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欧美奢侈品店一掷千金,大肆抢购,留下的却往往是“土豪金”“暴发户”的醒目标签。

短短的30多年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

每一个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落地生根,去开疆拓土?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我们有自己的商业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传家宝。商店没有关门打烊的时候,老板没有周末假日的休闲。入乡不能随俗,在外国朋友心里,你这是非正常生活;在竞争对手眼中,你就是不正当竞争。我们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高效。海外企业因此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其实,这更多是个文化适应问题。人家的劳动保障,你难道不该遵守?人家的就业生计,你难道不该考虑?我们有自己的经营模式: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习惯于和政府官员私下公关赢得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依赖行政力量摆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个办法到国外未必管用。而且,很容易遭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的非议和抵制。

须知,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还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族群文化、宗教习俗和行事规则。企业创造的不仅是利润,还有价值。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更宝贵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服务,丰富生活内涵。企业立足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社会。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究竟感知多少那里的民间生活,了解多少民众的发展需求?企业来自社会,也当回馈社会。对于中国企业,它是必须建立的新一种社企关系,也是必须衡量的新一条文明准绳。

每一步中国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世界?

中国力量的崛起,其底蕴,应是中国文明的崛起。能不能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必须直面的历史性挑战。显然,我们仅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品牌是不够的,更应有造福人类的中国价值的创造,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其凝练的表达。中华文明经历了5
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的诠释中寻找文化认同,从现实的挑战中重塑精神标识,从未来的憧憬中提升人类价值,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去激活、去焕发内在的生命力量,这是其复兴和转型的正确路径。

民族精神的张扬,其根基,应是主体意识的生长。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远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去承载,去践行,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德性的进步。无数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在另一方土地上经历着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心头都永远萦绕着对中国文明的守望,和对中国梦想的追寻。正是在这守望和追寻中,他们把一粒粒友好的种子播撒进当地人的心田。

开放,是撬动中国改革坚实的支点,是倒逼中国发展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这撬动和倒逼,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释放着它绵绵不绝的自信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增值着人类共同、共通、共荣的存在意义和文明价值。

中华文明的振兴,恰在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同行,与世界相拥。

(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 2 )文中从三个方面列举了中国的发展该以怎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为世界做出贡献,请用原文语句分点概括。
( 3 )本文第五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 4 )结合本文,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公民品格(意识)”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

①自今年4月10日前后以来,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里氏7.3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众避难中,当地发生大规模断电。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数万人被迫疏散;14日凌晨,菲律宾5.9级强震,造成3人受伤;13日,缅甸西北部发生6.8级地震,在孟加拉国造成60余人受伤,在印度造成6人受伤,并造成印、缅、孟部分建筑物倾斜或受损;10日,阿富汗发生7.1级地震,致巴基斯坦3人遇难、27人伤。连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也数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这些地震震级较高、发生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影响人类生活。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近期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位于该带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该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穿地中海,经伊朗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东端向南拐弯经缅甸西部、安达曼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之班达海附近,与西太平洋地震带相连。近期发生地震的缅甸、阿富汗则位于该带上。

③据地震学家统计,地球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而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一二十次。震级为8级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一两次。相关统计显示,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达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鉴于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故有观点认为,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地震活动是正常现象,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局部性的,因此民众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④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说法不一:在被问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曾指出:“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不过,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就大地震进行过预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称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4、5年内发生“也不稀奇”,并建议日本政府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迄今,全球地震学家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这意味着,人类还无法对迫在眉睫的大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可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此外,发达的预警和信息传播技术,也可在破坏性较小的地震纵波到达地面时立即发出警报。在导致房屋倒塌的地震横波到达之前,为人们逃生抢出几秒至几十秒的宝贵时间。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应对大地震等相关灾害时将会更加从容不迫。

( 1 )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以来亚太地区频发的地震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的说法目前并不统一。
B: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 能量15%。
C: 地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大多数人没有感觉是因为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
D: 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专家可以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但无法对将要发生的大地震进行预报。
( 2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分布的地震带可能进入地震活跃期。
B: 本文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地球可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明条理清晰。
C: 本文告诉我们全球每天发生的地震都集中在板块边界上,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D: 本文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地面之前即刻发出警报,从而达到抗震减灾 的目的。
( 3 )根据本文的知识,你认为我国台湾、云南、四川、青海等地近年来地震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种下一颗的种子。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刨根问底、拦不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