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通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老师的一孔之见让我受益良多。
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很棒,吃嘛嘛香。
C: 这是我的大作 ,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D: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 , 供在座的各位参考。
2、给下面划线词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
( 1 )沧海( )
A: 渡
B: 救
( 2 )鼎彝元( )
A: 信赖
B: 依赖
( 3 )不堪回首( )
A: 不能
B: 不能忍受
( 4 )五十弦塞外声( )
A: 演奏
B: 翻出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雪(guān) 军(guàn) 心病(guān) 张李戴(guān)
B: 劳(lèi) 赘(léi) 成年月(lěi) 果实累(lěi)
C: 湖(pō) 停(bó) 梁山(bó) 淡明志(bó)
D: 闲(xiá) 期(jià) 白璧微(jiá) 思冥想(xiá)
4、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哄托 花枝招展 贮蓄 绿草如茵
B: 烂漫 黯然神伤 决别 遮天蔽日
C: 倘若 瓜熟蒂落 脉搏 委屈求全
D: 宿儒 悔恨莫及 难堪 混为一谈
5、

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A: ③④②①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7、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事历历,我不禁(jìn)心潮澎湃。儿时乡村生活的痕迹一直氤氲在我的记忆里,如蛰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烟,弥漫着缱绻,晕染着希望。
B: 倘若你尽可能地敞开心扉,那么,一打开书,你便会从那隐晦(huì)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那些难以觉查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C: 从我们呱呱(gū)坠地的那一刻起,整个成长过程就倾注了父母全部的心血和爱。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埋(mái)怨和奢望呢?
D: “檀板新声上碧霄,婺州儿女更妖娆(ráo),怀仁堂里曾亲许,此是天下第一桥。”这是中国美院卢鸿基教授赞美婺剧《断桥》而写下的诗句。婺剧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嗥鸣 谎谬 门槛 精疲力竭
B: 元勋 粗拙 辔头 大庭广众
C: 惧惮 选聘 祈祷 转弯摸角
D: 谣言 田垄 班斓 莫名其妙
9、

依据文意填词,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老头子过于 。每天夜里,在敌人的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 的心情 着船, 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A: 自信 自尊 悠闲 撑 编算
B: 自信 自尊 悠闲 划 盘算
C: 自信 自傲 闲散 撑 编算
D: 自信 自傲 闲散 划 盘算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wù)    香(pèn)   应(gōng)   影影绰(chuò)
B: 蛮(hèng)   滑(jī)    予(jí)     挑拨离(jiàn)
C: 息(bǐng)   字(tiè)   庇(yìn)    机行事(xiàng)
D: 裂(jūn)   结(zhēng)  翩(xiān)    罪行累(lé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1 )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 2 )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①遽(jù):立即,匆忙。②契(qì):用刀刻。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②求之若此________

③楚人有江者过________

④不亦乎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 )(甲)文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 4 )(乙)文中楚人闹此笑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郑振铎《猫》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1 )“我”一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如何?他们根据什么来判定的?
( 2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3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表现了“我”怎样 的思想感情?
( 4 )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花依然盛开

迟子建

①在我的故乡大兴安岭,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含有福禄寿喜字样的春联,依然在门楣左右对称地做着千家万户的守护神;高悬的红灯笼仿佛是赴了多家酒宴,也依然在小城的半空,呈现着一张张红彤彤的醉脸;噼啪燃响的爆竹也依然给洁白的雪地撒上一层猩红的碎屑,仿佛岁月的梅花早早绽放了。但今年的春节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拜年串亲戚的少了,聚餐聚会的少了,外出佩戴口罩的人多了,围聚在电视机前关注疫情动态的人多了。

②是的,去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当太阳在蒙着霜雪的玻璃窗后冉冉升起时,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看到雄鸡版图的深红颜色范围逐日扩大,警报一声比一声急,我的心阵阵作痛。这期间一些读者和友人给我留言,说在重读我十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我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由俄国西伯利亚传入哈尔滨的大鼠疫,清政府任命剑桥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总医官。伍连德亲临哈尔滨指导防疫,他在一个简陋的平房,做了中国医学史上首例尸体解剖,发现这是一种可以通过飞沫传染的新型肺鼠疫,在感染人数和死亡数字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他果断上奏朝廷,要求控制铁路和公路交通,调动陆军封城,在哈尔滨傅家店设立隔离区,家家户户消毒,号召疫区人们佩戴口罩,而这种号称“伍氏罩”的口罩,也是伍连德发明的,它是用双层纱布,中间夹杂一层棉花做成的能遮住人半张脸的口罩,能有效抵御飞沫感染。现在口罩奇缺,不知“伍氏罩”是否依然适用?如果可行,纱布和棉花易得,相关企业可以加班画线做口罩。我当年在省图书馆查阅鼠疫期间出刊的哈尔滨报纸时,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趣闻和广告,有哄抬物价的不良商家,更有慷慨捐助防疫的有情有义的商人。有被鼠疫吓得精神失常的懦弱者,也有不惧感染给患者送饭的有担当的百姓。那时人们迷信生锈的钉子煮水喝,可以防治鼠疫,所以锈钉子成了金子。但最终战胜鼠疫的,还是科学。我《白雪乌鸦》有两章的小标题,就是《封城》和《口罩》。

③初六我从故乡小城返回哈尔滨时,火车站是层层设防的检疫人员,由于我捂得太严实,体温检测在临界值,医务人员让我暂留,摘掉棉帽和围脖再测,结果显示正常,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而体温异常者均被安置到隔离区。登上列车,见所有的乘客都佩戴口罩,列车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可以说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再到地方,这次的疫情防控决策是科学,积极到位的。医疗战线的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作家们此刻能做什么?黑龙江省作协发出了对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作家在积极配合防疫的同时,用我们手中的笔,书写和记录这个时期的感人时刻,动人瞬间。我们的倡议书发出仅仅几个小时,专有邮箱就收到了几十件原创投稿,他们中有九十二岁高龄的老诗人,也有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给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您外出佩戴口罩,就是对他人和自己最大的关爱,您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向疫区武汉的每一个居家留守者致敬,同时也友善对待在外省的武汉人,当然每一个在疫情高发期出来的武汉人,因为病毒存在潜伏期,即便您没有症状,也要先期做好个人防护,防患于未然。前年两会白岩松做了一个提案,大意是说如果放纵地域歧视,容易造成一个民族的撕裂。我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碰见他,说我要给你的提案点个赞。此时万众一心地科学防疫,所有的人都是手足兄弟。

⑤我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风盛开。但我们未来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连用三个“依然”,意在强调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好像没什么不同。
B: 文章用插叙概述《白雪乌鸦》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加强当前防疫措施的思考。
C: “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表现“我”极度的害怕、恐慌。
D: 第②段划线句运用对比,歌颂了在疫情肆虐下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者的高尚品质。
( 2 )结合语境,品析词句。

①“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画线词“似乎”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②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从修辞角度品析)

( 3 )“如果放纵地域歧视,容易造成一个民族的撕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分析标题“春花依然盛开”的深层含意。
( 5 )文末说“未来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要反思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这里有新的校园、陌生的老师同学、新奇的课程、摆满仪器的实验室……还有繁重的功课、成长的困惑、自我的觉醒、生活的质疑等等,如此种种,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生活。

请以“别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作文要求:

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克制自己的思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