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茂名市第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 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 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 成千上万——屈指可数
D: 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 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 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D: 《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4、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zhù) 职(chèn) 窸(sū) 下(bì)
B: 笑(nì) 溅(bèng) 仃(lín) 耀(xuàn)
C: 助(yuán) 然(cù) 尴(gǎ) 戏(xī)
D: 喝(yāo) 别(jüé) 窃(pá) 头(xián)
5、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爬(pān) 立(sǒng) 抖(zhàn)
B: 壁(qiào) 出(tū) 热(mèn)
C: 次(lǚ) 崖(xuán) 峋(lén)
D: 训(jiè) 回(yū) 安(wèi)
6、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7、

下列使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地爬下,再抱着橘子走。
B: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C: 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
D: -----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14亿国人安危,4万白衣战士逆行而上,在消灭新冠肺炎的战场,用血肉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B: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梧州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9、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è)运 泯(mǐn)灭 (hài)人听闻
B: (zhān)污 收(liǎn) 猝(zú)然长逝
C: 滑(jī) 静(mì) 头晕目(xuàn)
D: 夺(cuàn )御(pìn) 笑容可(jū)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 1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彭端淑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乎成 ________

②可而不可恃也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 3 )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 4 )请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菜

谢俊芬


儿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叶腋处长出许多嫩芽苞儿,一个个翠绿的嫩芽苞儿环抱着粗根,如同无数孩子把母亲围在中间,儿菜因此得名。


小时候,我细身条,脸色白中带黄,幺婶见我就咋呼:“崽儿,你瘦得怕人哟!”我妈一把将我藏在身后轻声说:“她不爱吃菜,怎么长得好嘛!”我妈生怕幺婶因为我太瘦而说出不吉祥的话来。


有一回去外婆家,我偷听到另一个版本的对话。外婆说:“大妹,你管管玲儿。昨晚家里来了一大桌客人,玲儿只顾狠命吃她面前的那盘儿菜,好吃的人将来婆家嫌弃。”


我妈听说女儿贪吃,无比羞窘,默不作声。第二天,我妈从后山掰回两个儿菜,洗净切开。切开的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色的边。我妈将猪油、碎红椒煎香后,再倒进儿菜片,锅里开了花:红的、绿的、白……那天,我自然又是狼吞虎咽。


“崽儿习惯吃浓香浓辣,以后不会过寡淡日子……”我爸敲着碗沿说,“以后不准放辣子。”我妈早已习惯唯命是从,家里的菜肴变得如斋饭,不辣、不咸、无肉,寡淡!


念中学后我住了校,身体一天天变得壮实。每次出门,我妈都偷偷塞给我一个玻璃罐,她说:“别让你爸看见,他吵人。”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住校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偌大一幢木楼,地上一人铺一张草席,就是一个人的窝儿。那时候正是长身体容易饿的年龄,夜里自习后,大家变着法儿找吃的,或是家里炒的玉米粒儿,或是大红番茄……最奢侈的是刘富贵带的兔肉,是她爷爷上山打的野兔。她的床与我的挨着,熄灯后我俩打着电筒在被窝偷偷嚼兔肉,细碎细碎的声音生怕招来老师。那夜,我掏出我妈塞给我的玻璃罐,揭开盖子,一股辣子和姜蒜的香味弥散开来,我夹起一条浸泡在辣子里的儿菜丝儿,放进富贵嘴里说:“我妈偷偷给我泡的。”


富贵嚼了嚼,啧啧着嘴,用手扇扇嘴说:“够辣,够脆,再给我夹根儿。”富贵说完,仰着脖子、嘟着嘴等待儿菜丝儿,还顺势反手从枕下掏出十元钱说:“这罐香辣儿菜丝儿值姐一周饭钱。”看着她的馋样儿,我故意把儿菜丝儿晃着不让她吃,我们像亲姊妹一样闹腾着。


第二天,富贵拉着我说:“玲儿,我枕下的钱不见了,我家穷你是知道的。”富贵失魂落魄,谁能忍受只吃白米饭过上一周?我把香辣儿菜丝儿拿出来,她略有迟疑,接过玻璃罐儿走了。


我以为她会感激我,那可是我妈给我的开胃菜,她却躲着我独享儿菜丝儿。从那以后,我俩再无夜嚼兔肉的快乐,一直到毕业。偶尔,我主动向她示好,她却斜着身子扭头走过。深深的失落感令我许久尝不出香辣儿菜丝儿的鲜美来,但终因有香辣儿菜丝儿相伴,我渐渐白胖起来。


如今,我已上班许久,富贵偶尔会闯进我的回忆。我爸老了,多病,前阵去菜地后浑身起疹子,我带我爸去镇医院看大夫,竟然遇见多年未见的她——富贵。她那极具韵致的身姿晃在白大褂里,我发现,富贵竟然那么美!


“嗨!”我朝她招手,


“玲儿……”她跑过来,亲热地抱住我。


富贵是我爸的主治医生,她耐心细致地给我爸擦药。我爸出院后,我发现钱包落在医院了,赶紧回去取,碰巧听见富贵说:“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她做了错事。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心绪难平。”她们哈哈笑起来,我躲着,直到她们离开,我才进去取走钱包。


又到了吃儿菜的季节,从医院出来,我带我爸去了我家。我切开儿菜,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绿的边,特别好看。我爸在边上说:“炒时兑点辣椒圈儿,趁你妈没来。”我笑了笑,切碎了红椒说:“吃浓香浓辣,不会过寡淡日子。”


“不是我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


听完,我从碗柜里拿出一瓶老妈做的香辣儿菜丝儿说:“尝尝吧,我妈做的,我一直有吃。”“你俩?”


那天,我讲了我与富贵的事儿。


“富贵心结解了。”我爸沉吟了会儿又说,“你得感谢她,她怀疑你,但没告诉老师,也没在同学间乱传!”


我听着,用力铲着锅里的儿菜,锅里又开了花:红的、绿的、洁白的……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4月)

(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以“儿菜”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B: 小说按“小时候”“念中学后”“上班后”的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条理清晰且内容丰富。
C: 第一段介绍了“儿菜”得名的原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表现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D: 父亲要求母亲在做儿菜的时候“以后不准放辣子”,仅仅是为了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寡淡。
E: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 2 )小说结尾处爸爸说“富贵的心结解了”。联系全文思考,富贵的心结是什么?并在文中概括两处与“心结”相照应的情节。
( 3 )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

( 4 )小说围绕“儿菜”讲述“我”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在“儿菜”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并完成小题。

对一朵花微笑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⑦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⑧要懂得一棵草并不容易。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⑨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 1 )分析文章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从小草身上获得了做人道理的启示。

( 2 )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 3 )第②段中作者说自己“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第⑦段又说自己“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前后对照,你能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吗?
( 4 )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 5 )和自然对话,哪怕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作者从开花的小草那里获得了人生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肆意n1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