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控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B: 国家要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沉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
C: 地震中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被快速地送进了手术室,大家等在外面有如坐针毡之感,恨不得推门进去看个究竟。
D: 一阵春风吹过,苏堤上的柳树一夜之间焕发新姿,大自然真可谓妙手回春啊!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 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 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B: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C: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D: 大约在46亿年前后,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气温很高,地面的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 诗句“残花落尽见流莺”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C: 以号相称,自古就有,文题《梁甫行》中的“梁甫”即是这种称呼。
D: “采薇”一词出自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后比喻隐居不仕。
5、读语段,找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个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造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亦是人最应该拼搏的阶段。“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是“(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年该是纯朴的、勤恳的、充满热血的,而不是狡猾的、懒惰的、圆滑世故的。


A: 文中的加点词“纯朴”“勤恳”“狡猾”“懒惰”词性一致。
B: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将“造就”修改为“练就”。
D: 远大理想、伟大祖国、时代责任、品德修为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历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我还是一头雾水 , 请给我解释一下。
D: 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云宵 分歧 浑为一谈 各得其所
B: 轻捷 瘫焕 截然不同 美不甚收
C: 啄食 干涩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D: 静谧 竦歭 不求甚解 喜出往外
8、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xū) 嗫(rú) 视(bì) 岿然不动(kuī)
B: 然(sū) 守(sī) 笑(shàn) 惨绝人(huán)
C: 惑(gǔ) 口(ài) 轻(miè) 毛骨然(sǒng)
D: 褴(lǚ) 骂(chì) 落(yǔn) 挑拨离(jiān)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晓东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新时代,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10、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象征
B: 烘托
C: 对比
D: 类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①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②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 1 )“小桃无主自开花”一句,“无主”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 2 )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 1 )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仲永/生五年
B: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 )选出下列句中“之” “市”意义相同的一项( )

①借旁近与之 ②愿为市鞍马 ③于舅家见之 ④东市买骏马

A: ①③
B: ②④
( 3 )指出下列各项中的通假字。
①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4 )解释下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世耕 ②即诗四句 ③父焉 ④以钱币乞之

( 5 )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6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训练

猎手

贾平凹

从太白山的山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这猎手粗手大脚,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似麻秆一般,着扫即断。然后拦腰直敲,狼腿软若豆腐,遂瘫卧不起。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铜疙瘩一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皮子十分完整。

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

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

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拂动,如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咙。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眼看滚在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到数百米的崖下去。

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发现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猎手看出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

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

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不用问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

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洞口。

……

手和狼终于跌落到了崖根,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

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 1 ).划线的第③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撤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烂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 1 )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一句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

( 2 )“灿烂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记忆中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暗夜微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