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深圳第三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B: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D: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有一组( )
A: 齐师败绩一鼓作气望其旗糜
B: 辍耕垄上戍渔阳度已失期
C: 七略四库时蒙券轴汗牛塞屋
D: 耕者忘其梨,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该句是( )句式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祈使句
D: 感叹句
4、

阅读答题。

①梧州骑楼城位于梧州市约1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现存原始风貌骑楼街道22条,共有中外经典设计的骑楼建筑560幢,总长7公里,面积大,范围集中,保存完整,在岭南的城市中是罕见的,堪称中国骑楼博物城。

②梧州骑楼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造多为三四层,下铺上宅,住商合一,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可以给行人遮阳挡雨,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

③梧州的骑楼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3米到5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浮雕、罗马柱,圆拱形窗,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如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致,其功能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走进骑楼城,还可以看到很多体现西方文化的建筑,如西域风格的铁栏观景阳台;西化痕迹较浓的罗马柱、圆拱形窗。骑楼二楼的水门和拴船铁环是梧州水都的标志。是国内骑楼的唯一,骑楼二层普遍设有水门,那是为备洪水上街的时候,楼上方便居民出人用的。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为洪水时拴泊船艇系缆绳用的。

④灰雕艺术和女儿墙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灰雕艺术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南路骑楼城墙上,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两尾鲤鱼在莲花池下面游着,其寓意为“连年有余”;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鹅,其寓意为“松鹤长春”;在龙母太庙广场上有“鲤鱼跳龙门”的雕刻;还有随处可见的寓意为“平平安安”的宝瓶;等等,女儿墙,是骑楼城建筑装饰构件中最温婉的名字,骑楼屋顶半人多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是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

⑤骑楼城是梧州昔日辉煌繁荣的标志。1897年开埠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骑楼街士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上万富商。骑楼城最经典的建筑为英国领事署旧址,梧州海关旧址、思达公医院旧址、新西旅社、大东大酒家、粤西楼等;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是马王街、维新里和金龙巷。

⑥如今,梧州城楼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1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

A: 女儿墙
B: 灰雕艺术
C: 中国骑楼博物城
D: 梧州骑楼城
( 2 )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分类别 列数字 摹状貌
B: 列数字 举例子 作诠释
C: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D: 作诠释 作比较 下定义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梧州骑楼城建筑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 文章介绍女儿墙的来历,不仅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还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C: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下铺上宅,全部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D: 梧州骑楼城形式多样的灰雕艺术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5、

下列文言划线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近益,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A: 益:逐渐
B: 习:习惯
C: 稍:渐渐
D: 狎:美丽而不庄重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⑤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A: ①④⑤③②
B: ⑤③①④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②③④①⑤
7、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其不善者而改之
B: 吾日三省吾身
C: 学而不思则罔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朱自清——代表作——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秋天的怀念》——莫怀戚——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C: 《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龙须沟》。
D: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 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心旷神怡”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史记·陈涉世家》《岳阳楼记》。
C: 《范进中举》《狼》分别选自《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蒲松龄。
D: 《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篇作品,前者是元曲,后者是宋词,其中“天净沙”“水调歌头”分别是曲牌名和词牌名,“秋思”“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B: 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C: 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1 )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2 )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 3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节选)

【乙】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死肌 去:________ ②若之乎 毒:________

③不惊错 胜:________ ④鼠何老虫 名:________

( 2 )下列对甲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一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 第二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医以王命聚之。

②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 4 )甲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乙文“余惊错欲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乘以三得八

赵新

①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②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③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④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⑤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⑥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⑦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⑧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⑨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⑩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

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⑪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⑫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⑬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⑭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⑮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⑯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⑰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⑱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⑲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⑳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 1 )本文记叙了“我”这个“傻小二”的一段成长历程。第⑮段中“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在前后文均有铺垫照应。请找出两处,写在下面。
( 2 )结合全文,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 3 )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 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 第⑨段中“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是因为他被“爱财”的赵泰的“骗财”行为点醒,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由衷感谢赵泰。
D: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 1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 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

( 2 )第⑦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的划线句。

( 4 )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⑩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了我”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考虑内容的充实,不得少于450字;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安静就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