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桐柏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女娲 绽开 复盖 莫不关心
B: 慌谬 篷勃 伺候 形貌昳丽
C: 戏谑 驾驭 伶俐 提心掉胆
D: 隐匿 吆喝 腌臜 无精打采
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雾(ǎi) 默(jiān)
B: 线(qū) 猎(shǒu)
C: 香(pú) 泽(zhǎo)
D: 鸡(zhì) 黑(lí)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B: 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C: 他为什么总是说:“我要保护你”之类的话?
D: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 ——用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5、下面的四个句子中,结尾处应该使用句号的一项是( )
A: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________
B: 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________
C: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________”
D: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________
6、

在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由于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
①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
②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
③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④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
⑤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
⑥并由此构成了龙、凤、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
⑦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

A: ①⑦⑥④②⑤③
B: ②④⑤③①⑥⑦
C: ①⑦⑥②⑤④③
D: ①⑥⑦④②⑤③
7、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kǎi) 巢(kē) 憔(zùi) 散(chāi)
B: 一时(shà) 脸(jiá) 笑(nì) 菡(dàn)
C: 搓(niǎn) 刺(fěng) 难(kàn) 确(zuó)
D: 优(yǎ) 酿(yùn) 黄(yùn) 应(hé)
8、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家庭孤军奋战来完成。
B: 明天班长就要转学了,弥留之际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留言。
C: 听小华喊他的外号,他恼羞成怒 , 打了小华一耳光。
D: 2012年3月“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全国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恪尽职守 , 筑牢饮食用药安全防线。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
B: 靠贬低别人、吹嘘自己来耍威风、逞能耐,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账号招徕关注的惯用手法。
C: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地探索。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10、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诗人经历的困难,是实写。
C: 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长风破浪”,实现远大抱负。
D: 这首诗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激荡起伏和复杂变化,感染力极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 诗的颈联“入”和“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C: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奎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①俟:等待。②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二狼伺未觉/将啮
B: 犬阻之不使也/犬又如
C: 为亲昵/皆应曰:“诺”
D: 不诬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 3 )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中的选段,完成小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1 )本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 2 )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简洁语言概括)
( 3 )为什么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4 )文中的“正人君子”具体指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脸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 1 )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4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 5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此生不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