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朋友送给小王一件礼物,小王对朋友说:“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B: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C: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 D: 老朋友两人分别十多年相遇,见面时都说:“久仰久仰。” |
2、 | 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⑦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 ⑤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① D: ④③②①⑤ |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憧(chōng)憬 积攒(zàn) 门槛(kǎn) 茅塞(sāi)顿开 B: 擂(léi)鼓 模(mú)样 撷(xié)取 谆(zhūn)谆教导 C: 自诩(xǔ) 绮(yǐ)窗 记载(zǎi) 摇摇欲坠(duò) D: 锃(chéng)亮 霎(shà)时 怪僻(pì) 咬文嚼(jué)字 |
4、 |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腐蚀 劫难 嘱咐 海枯石烂 B: 两栖 稀疏 磅礴 草长莺飞 C: 瞄准 萌发 油漠 大彻大悟 D: 争讼 燎原 思慕 目空一切 |
5、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 C: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D: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清静和雅”系列钧瓷茶壶作为官方礼品馈赠给参会的外国元首及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APEC会议定制的茶壶有一半是中国红,有预祝会议圆满、顺利的含义,同时也代表了中国 ②钧瓷始于唐朝,流行于宋代,有着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 ③而另一半的天青色则代表中国玉石的颜色,象征高贵温润 ④钧瓷过去是以摆件和大件居多,要烧制像茶壶这样的精密小件,对技术工艺要求很高 A: ④②①③B: ④①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聒噪 旁鹜 亵渎 阔然无累B: 禁固 恣雎 脚踝 孜孜不倦 C: 喑哑 发窘 抽噎 袖手旁观 D: 妖娆 阴诲 要诀 根深蒂固 |
8、 |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时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 C: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B: 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 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 哈尔滨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
10、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阻挡。 B: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C: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 ,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信息,兴冲冲地跑去银行汇钱,受骗后他才如梦初醒 , 悔不当初。 |
阅读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请描绘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的画面。( 2 )说说“落”字好在哪里?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①?”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多能②,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③之罪。”父呼其子而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④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 注释:①曷:何,怎能。②多能:多种本领。③妄言:乱说,造谣。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①齐有富人,家累千金 ________ ②其二子甚愚 ________ ③吾当妄言之罪 ________ ④但问君之子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 3 )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 4 )艾子说:“非其父不生其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微时代的微文化
陶东风
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资……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②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为追求的。在唯“大”是求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托拉斯、大广场、大楼、大马路……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大强度甚至大混乱,“大”成为现代人典型的“文明病”。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思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症结所在。“大”曾经、正在并将继续让我们感到紧张、压抑、沉闷甚至恐怖,“大”开始走向蠢笨、无个性和千篇一律。我们逐渐开始厌倦“大”,因为“大”已经越来越远离人本身。
③在新世纪,“大”已经不再是无争议的一个褒义词。
④与此同时,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把我们带入了微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其实是一种更为亲切、随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可以让我们放松,“微”可以让我们从容,“微”可以让我们回归我们自身,“微”时代的来临带给我们会心的微笑,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⑤应该说,“微”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的转型。
⑥在政治层面上,“微时代”的政治不再是宏观政治的一统天下,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微观政治正在改写我们的政治话语,重新设置我们的政治议程。在微时代,权力更加分散,参与更加便捷,微时代的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政治成为可能。
⑦在经济层面上,“微时代”的经济是以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是品质高于规模的经济,是绿色环保的经济,是互动、对话和共赢的经济。微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无微不至。
⑧在生活层面上,“微时代”既不拒绝理想主义,但也不排斥物质生活,既尊重英雄主义,更关爱平民百姓。它巧妙地将审美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分肌理之中。“微时代”不排斥大气和粗犷,但同样懂得欣赏优雅和精致。
⑨微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微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文化;微文化是一种草根参与的文化,低门槛(微投资),想拍就拍,想唱就唱;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⑩当然,微文化和微生活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也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和江湖化,并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之下使人们迷恋于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和大胸怀。因此,我们同样有充分理由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选自《金融博览》)
( 1 )作者对“大文化”和“微文化”分别持什么态度?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答题。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①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不得抄袭;(4)真实的校名人名等请用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