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恒福中学高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_______,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传播 恪守 规则 延伸
B: 传承 恪守 准则 延续
C: 传承 保守 规则 延续
D: 传播 保守 准则 延伸
3、选出对下列名著的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人称“豹子头”,被高俅陷害,百般无奈下,逼上梁山。有关林冲的故事: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等。
B: 鲁智深,原名鲁达,法号智深,又称鲁提辖、花和尚。《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
C: 武松,绰号“行者”。《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
D: 李逵,小名铁牛,绰号“黑旋风”。《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火烧瓦罐寺等。
4、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B: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C: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D: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
5、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xǐng)  辈(háng)   着(zhào)  暗(huì)   然而止(jiá)
B: 颦(cù) 视(chēn) 阴(mái) 痍(chuāng) 尽态极(yán)
C: 颛(xū) 语(yì) 吞(shì) 虫(zhì) 叱风云(zhà)
D: 弱(léi) 庇(yīn) 骨(biān) 笠(hé) 毛骨然(sǒng)
6、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 )

A: 多趣味(确实) 选贤能(推举) 右臂支船(弯曲) 晓雾将(休息)
B: 无与为乐者(考虑) 沿溯阻(断绝) 亭亭净植(美丽) 素琴 (调弄)
C: 中无树(其它的) 吾德馨(只) 可爱者甚(很多) 曾不寸(满)
D: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妇啼一何苦(多么) 乘奔御风(虽然) 四时俱备(四季)
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②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收获幸福。

④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⑤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A: ①③⑤②④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④②⑤①
D: ①⑤②④③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B: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敬梓。
C: 《简·爱》中罗切斯特虽富有显赫,却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感的渴求者。
D: “风景悄然无声地孕育了美感”,《草房子》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中国传统农村的田园生活。
9、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 上阕写词人登上北固亭北望中原,俯瞰长江,抒发了对北固亭山光水色的赞美之情。
C: 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D: 词的结尾直接引用曹操对孙权的赞语,使用典故,暗示了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10、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痴想 嶙峋 堕落 碌碌终生
B: 谚语 酝酿 憔瘁 昂首挺立
C: 虐杀 炫耀 祷告 幌然大悟
D: 静谧 冰雹 倔强 险象叠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 1 )诗歌一,二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 2 )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无与为者( ) ②相与步于中庭 ( ) ③余一小舟( ) ④湖中得更有此人(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3 )梁衡评价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它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 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苏轼与张岱心中的月色雪景都同样的淡雅高洁。不同的是各自流露在字里行间对人生的不同看法。请分别写出文中他们所表达的思 想情感。
【甲文】
【乙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再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 1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识丁香花。

( 2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 4 )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

吴敬梓

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

往前走过了六弯,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选自《儒林外史》)

( 1 )选文中马二先生游西湖的动机是马二知道“西湖水光山色,颇可以添文思”。请你阅读后说一说马二先生游西湖,观赏到哪些景致。
( 2 )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酒店里那些味道鲜美的食物?
( 3 )马二先生看见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时是怎样表现的?作者写这一片断有什么用意?
( 4 )《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取胜。但在我们的选文中,似乎没有看到夸张、漫画式的效果。你是怎么看待的?作者对马二先生持什么样的态度?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说“理解万岁”。生活中常需要理解,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
同学之间需要理解。学会理解,让理解相随,于是,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请以“学会理解”为题目,叙述你的经历或发表看法,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处女空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