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班级实施和计划了阅读提升工程。 D: 之前,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
2、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④①⑤②③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松鼠》作者布封,法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著有《自然史》等。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B: 《松树金龟子》,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C: 《黔之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他的散文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其他两篇是《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 D: 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
4、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抽丝剥茧(bō) B: 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 C: 冠冕(ɡuà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 D: 呢喃(ní) 解剖(pōu) 大发雷霆(tíng) 间不容发(jiàn) |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⑥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⑥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
7、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五言律诗《饮酒》。B: 《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辑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脍炙人口。 D: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是宋濂为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写的一篇赠序。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瘦骨嶙峋 暗然缥缈 随声附合 瞵视昂藏 B: 家庭琐事 质朴帅真 怅然若失 宁静安祥 C: 怪诞不经 凄绝酸楚 骇人听闻 喜欢炫耀 D: 不可救药 兴高彩烈 迫不急待 棉延千里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掠过(lüè) 屏息(píng) 翘首(qiáo) B: 瞬间(shùn) 敦煌(huáng) 延续(yán) C: 悄然(qiǎo) 凌空(líng) 酷似(kù) D: 衬着(chèn) 慷慨(kǎi) 敛声(liǎn) |
10、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褥(rù) 震憾 谴责(qiǎn) 别具一格 B: 贪婪(nán) 辟静 骚动(sāo) 热泪盈眶 C: 弥漫(mí) 朦胧 不轨(ɡuǐ) 漫无目的 D: 哄笑(hǒng) 监察 波澜(lán) 豪不相干 |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秋词 天净沙·秋思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画线的词语①卿今当涂掌________ ②见往事耳 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3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①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
②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③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④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⑤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⑥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⑦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⑧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⑨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 、 ,真让我 。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⑩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间教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全体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依依道了声:“兄弟,我走了!”然后轻轻掩上门……
⑪再见了,我的恩师;
⑫再见了,我的朋友;
再见了,我的青春;
⑬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⑭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⑮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
(文段有删改)
(材料一)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壮游”一词广泛认为出会唐代杜甫的自传式诗歌《壮游》。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向来抱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故土情结,然而,在古代文人中,还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历传统,这样的传统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20岁那年,父亲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到广阔的社会中实地考察,饱览壮丽河山,了解各地风俗,进行收集史料、古人遗迹的学术旅行。司马迁遍游九省,圆满完成这次旅行,学术界称之为“二十壮游”。
对于文人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总也比不上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得鲜活,要想著书立说,仅靠埋首故纸堆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自然的山水,地方的风土人情,坊间的野史旧闻,才能为文人的“千秋文章事”奠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代文人,都跋涉千里,不辞辛苦,将自己投入到自然山水和人文社会的怀抱之中,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到了盛唐时期,文人的游历活动更是蔚然成风,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诸多骚人墨客都有过许多非凡的壮游经历,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不朽篇章。他们以诗文辞赋记录了所到之处秀丽的山川美景、独特的民族风情,让读者如临其境,身虽未动,心却已远。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各种游历和记述,五岳、黄山、西湖、滇池、滕王阁、鹳雀楼等才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材料二)
历史上经典壮游事例
时期 | 人物 | 事迹 | 路线 | 历时 | 目的 | ||
汉 | 司马迁 | 二十壮游 | 先沅、湘、窥九疑,然后上会稽,旬 是北涉汶、泗,过楚及梁而归。 | 1-5年(尚未定论) | 获取史料 | ||
唐 | 赴天竺取经 | 西至西域,途経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抵达印度。 | 17年 | 弘扬佛法 | |||
唐 | 杜甫 | 壮游 | 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 | 约9年 | 志学、交友 | ||
清 | 袁枚 | 晩年壮游 | 67岁游浙江天台山、雁荡山;68岁游安徽黄山;69岁游岭南;71岁游福建武夷山;80岁游东南山水;81岁过吴江 | 约14年(断续) | 寻幽探胜 | ||
民国 | 潘德明 | 徒步环游世界 | 经柬埔寨、泰国、过马来西亚、新加坡,先后到达叙利亚、埃及、意大利、 英国、美国、巴拿马、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口 | 8年 | 雪东亚病夫 之耻 | ||
(材料三)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1608年,22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徒步跋涉,直到54岁逝世。他以一介布衣,孤飾双履,踏遍万里河山,留下一部熠熠生辉的《徐霞客游记》。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翁危险,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成就了在地理上的五大重大发现,如南、北盘江之源流,澜沧江、潞江之出路等。他以无可辩驳的史实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経的《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此外,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很多谬误。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系统考察,给出了符合现代科学的合理性解释,比欧洲人早一个多世纪。
他撰成的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字佳作。他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在地理学、生物学、文学乃至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无怪乎人称《徐霞客游记》是“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徐霞客与13世纪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分别被尊称为东、西方“游圣”。《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气”。
( 1 )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壮游”具有怎样的特点。任选一题作文
(一)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请以“我的 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二)时光匆匆,脚步匆匆,初中生活,转瞬即逝。曾经,我们带着童年的幼稚上路,在青春的大道上忘情地奔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洒下一路汗水,留下一路欢笑;现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一往无前,奋勇争先。回望过去,风景无限,历历在目……请以“致我们逝去的光阴”为题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