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十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xī) 热(zhōng) 香(zhào) 感恩德(dài)
B: 道(qiàn) 鱼(jì) 涡(xuàn) 指一算(qū)
C: 活(pō) 弄(hù) 夺(lüè) 天真烂(màn)
D: 反(xǐng) 减(xuē) 解(pāo) 应运而生(yīng)
2、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 pián 忐xī息 驾líng 僧
B: 偻gōu 庸lù 留zhì 扶yè 旁
C: 凿bǐng 繁yǎn 披shuāi 覆chè 智ruì
D: 灵jiàu 冥dàn 成吉思hàn 落sǔn 词yú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位先生歪戴着礼帽,身上那件斗篷虽然又短又旧,但穿得很有派头,显得潇洒不羁
B: 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 , 使他走上大道。
C: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日前指出,通过互联网贩卖濒危动物的行为正愈演愈烈。该组织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在网上进行濒危动物交易。
D: 田里,金灿灿的秕谷 , 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4、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⑴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⑵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⑶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⑷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 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B: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C: 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D: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5、

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三峡七百里中(从) 非亭午夜分(如果)
B: 沿溯阻(断) 哀转久(停止,消失)
C: 王命急宣(或者) 以钱币乞之(有人)
D: 飞漱其(中间) 中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2016年“中高考禁躁令”出来了,目的是给全市中高考生营造安静的应考环境。
B: 针对新京报记者所提“校园暴力”问题,袁贵仁表示,要坚决防犯、坚决制止此类事情,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C: 不论是黄昏,还是晨夕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所以不管你健康与否,都是最美的茉莉。
D: 有的人徇规蹈矩,一生碌碌无为,到老之时唉声叹气,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善于创新,关键时放手一搏,即使生命短暂,也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闪耀。
7、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 , 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B: 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地唱下去。
C: 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D: 生态公园里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鲜花,在和煦的春风里竞相开放。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确实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9、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祝颂语,如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或者省略“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等词。
D: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10、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
A: 巴金
B: 茅盾
C: 巴尔扎克
D: 高尔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1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2 )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梓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可得________

于沙上________

③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则故事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臆断。
B: 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C: 本文文笔简约精粹,说理明畅透辟,故事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D: 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都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他们会出错是因为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 1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第①段: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

( 2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处:________

B处:________

C处:________

( 4 )袁枚是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________。
( 5 )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坚定是生命的黄金》,完成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 2 )请选择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相符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3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作为青春少年的你,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了一种长大了感觉。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要求:作文中不要有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世之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