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兴涛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C: 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 , 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
B: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字匮乏的时代是可悲的,但是文字泛滥的时代,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文字,无法精耕细读。在微博上,我们只要点开某篇文章,就进入大数据的范围,被推送的内容多是你看过的关联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边叫嚷着:快啊快啊快啊,要不然来不及了,另一边又来不观细读,来不及沉淀,甚至来不及去想文字的内涵。


A: 文字似乎变少了,但是文字的外延好像拓宽了
B: 如果文字变多了,那么文字的外延就变窄了
C: 不仅文字变多了,而且文字的外延也拓宽了
D: 文字似乎变多了,但是文字的外延好像变窄了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传建——中国民航的英雄机长。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情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建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这是人类航空史上一次史诗级成功备降!

他的颁奖词是:仪表失灵,________,乘客的心悬得越高,________。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________,别问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A: 你越发清醒;你的责任越重;如此从容
B: 你的责任越重;如此从容;越发清醒
C: 如此从容;你越发清醒;你的责任越重
D: 你越发清醒;如此从容;你的责任越重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溉(jí) 缈(piāo) 差(qīng) 木(kè)
B: 狭(ài) 惚(huǎng) 伏(quán) 确(zuò)
C: 菜(qí) 粗(guǎng) 斜(qī) 搓(niǎn)
D: 掺(he) 恿(sǒng) 跚(pán) 倜(tǎng)
6、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一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了主人公高尔基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B: 《月迹》一文按照“盼月—议月—寻月”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寻月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C: 《核舟记》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总述—分述”的结构形式,细致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
D: 《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7、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
A: 瑟(suō) 荡然无存 怒不可(阻止)
B: 黄(yùn) 花团锦族 格物知(获得)
C: 琐(xiè) 恍然大悟 巧妙绝(条理)
D: 箱(jiá) 怀古伤今 分外妖娆(娇艳美好)
8、选出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和欢也。译:山野中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B: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C: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译:知道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件,其中,龙凤纹玉环设计精美,可谓 。玉环双面透雕,分为内外两环。内环一游龙居环心,前后足及尾延伸出外环;外环有一凤立于游龙伸出的前爪上,回眸与游龙对视。润泽剔透的玉质和龙凤呈祥的寓意 ,让人惊叹不已,观看这件精美文物的人


A: 巧夺天工 相辅相成 趋之若鹜
B: 鬼斧神工 相辅相成 接踵而至
C: 巧夺天工 相得益彰 接踵而至
D: 鬼斧神工 相得益彰 趋之若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甲)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 1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岂不大丈夫哉” 不能免 心悦惶诚恐
B: “丈夫之冕堂皇 衣楚楚 沐猴而
C: “往送门” 大道行 处处志 举手
D: “富贵不能雨霏霏 骄奢逸 乐而不
(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理解:女子出嫁时,母亲会叮嘱她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不要违背自己的丈夫。孟子通过妾妇之道来巧妙的比喻君臣之道,认为臣对于君,也应该完全顺从。
B: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理解:孟子赞赏的大丈夫要遵循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还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节操,那就能够成为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对“大丈夫”的论述,这对后人品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别说说在董宣和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大丈夫特点的。

(链接材料一)

董宣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垂,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 , 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节选自《后汉书·董宣传》

(链接材料二)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 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董宣]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 ②[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③[苍头]奴仆的通称。④[骖(cān) 乘]陪乘。⑤数:列举、责备。 ⑥[箠(chuí)]鞭子,这里指杖刑。⑦[楹(yínɡ)]殿堂前的明柱。 ⑧[黄门]太监。 ⑨[皇上]指元世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交往的质量

①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②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③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④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⑤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⑥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⑦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 1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2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末尾说“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出“称心的旅伴”的特征。

( 4 )请你谈谈本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 1 )第①段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的?

( 2 )第⑥段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忆如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