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年岁已老,一是劳动的艰辛;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烧炭工作环境的恶劣。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运用环境描写,通过“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深刻表现了卖炭翁极其困苦的生活处境。“可怜”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人物的深切同情。 C: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D: 这首诗真实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特点;诗歌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完整,语言平易通俗。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 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C: 中化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我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D: 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
3、 | 以下对《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
4、 |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素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便是一个例证。 ①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 ②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③内蕴于文化现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 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皆为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的展现 A: ①③④②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
5、 |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结果 果断 奋不顾身 整装待发 B: 头子 轻视 损人利己 见义勇为 C: 领袖 赞扬 宽宏大量 大公无私 D: 发动 保护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春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C: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 怎么也睡不着。 D: 他们俩在班上一个管纪律,一个管卫生,配合得各得其所。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怡然 统筹 文采藻饰 B: 宣染 寂寥 吹毛求疵 C: 惆长 旷远 浮光惊影 D: 歌摇 海啸 信手拈来 |
8、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________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________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正如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________人。” A: 承载 积攒 追赶 B: 承接 积攒 追梦 C: 承接 积蓄 追赶 D: 承载 积蓄 追梦 |
9、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B: 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号”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C: 赤水河红军大桥是古习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太平镇至贵州习水镇的行车时间减少了10倍,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条件。 D: 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影响力,许多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
10、 | 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你如何真诚地向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 ) A: 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 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 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客中夜坐 明 袁凯 (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题。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吏。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②中陷贼。贼③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李伯时,即李龙眠,北宋著名画家。②建炎:宋高宗年号(1127﹣1130 ).③贼,指金兵。 ①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 2 )面对金兵,赵广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清兵卫与葫芦
(日)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看了眼说。一位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的客人说:“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看见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父亲恰巧不在家。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母亲陈述教员家访的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骂着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有删改)
( 1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