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余干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为人谋而不中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 三十而理,四十而不惑。
C: 不意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 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 《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3、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倔(qiàng) 胆(qiè) 蜒(wān) 别(qué)
B: 脸(jiá) 笑(nì) 徘(huái) 时(shà)
C: 样(mó) 形(hú) 中平原(jì) 然不同(jié)
D: 开(zhàn) 感(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cù)
4、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

②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③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

④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

⑤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A: ⑤③①②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②③①⑤④
D: ⑤②③①④
6、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晖 惩戒 大相径庭 畏罪潜逃
B: 庇护 炫耀 沉默寡言 杞人忧天
C: 气概 慷慨 莫不关心 害人听闻
D: 温驯 澄澈 刨根问底 神采奕奕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 “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8、

下面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B: 仔细查了几遍,试卷上还是找不出纰漏,这真让人忘乎所以
C: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这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9、

下列对《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整体感情基调是欢快、活泼的,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前途信心十足的昂扬斗志。
B: 通过阅读本诗我们知道:作者之所以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因为他们有希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成年人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C: 文章结尾处“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充分体现了作者为新生活所感染,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D: 本诗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祝福,寄托了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祝福和无比热爱之情。
10、

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佛印绝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 类:像
B: 属:类
C: 诎:同“屈”,弯曲
D: 历历:清清楚楚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 1 )第一、第二句中通过描写 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 2 )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 ②折蛇行________ ③神寒骨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借荒远之境含蓄表达贬谪后内心无法摆脱的落寞。
B: 首段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作者移步换景,带领我们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2段写游鱼、鱼影、日光,动静结合,无一字写水,却又无处不写水,充满诗情画意。
D: 本文语言凝练,写小溪的曲折蜿蜒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划线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盼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 1 )推动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B: “我”和老余的谈话
C: 瑶族老人的出现
D: 小茅屋的启示
( 2 )选段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正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我独自走进了雨中。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旁的建筑物突然倒下了,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走开!”我咆哮, “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我使劲地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

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着,雨声在伞外浙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我叔叔说了,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无意中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 “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时你采栀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栀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灿烂光明。”

手术很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出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么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已经走到了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这儿曾有个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盲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搭过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地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见人就问,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泻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予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他们在找寻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泪流满面。

( 1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 2 )选文第9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 3 )选文第23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4 )选文的标题《光明行》有什么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请以“正能量”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持现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