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笔名是周树人。 B: “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是我的老师。 |
2、 |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 契诃夫 。 D: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邪祟(chòng) 炽(chì)红 菌(jūn)子 B: 鸡 ![]() C: 扳(bān)尖 气闷(mēn) 中(zhōng)看 D: 鲜腴(yú) 蟹(xiè)腿 密匝(zhā)匝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对他这次开始取得的成绩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 , 依然刻苦学习。 B: 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 , 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C: 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D: 隔壁老奶奶担心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
5、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柯蓝,当代散文家、小说家。B: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朱泳燚老师的《看云识天气》,这篇记叙文介绍了如何看云识天气。文章以云的形态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C: 《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老舍,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课文依照祥子在“烈日下”和“暴雨下”拉车的情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D: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吴均在这封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也算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B: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 , 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丽云阿姨急忙走上前,和颜悦色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
7、 | 选出以下各句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人民日报》2011-2 -4)B: “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呼天抢地。 (《沈阳日报》2014- 2- 21) C: 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次开头。 (《散文》2014年第4期) D: 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 (《中国剪报》2015-10-27) |
8、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B: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D: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转无力的水珠。 |
9、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心的四首诗,前两首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四首诗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腻明丽。B: 《伟人细胞》情节安排巧妙。三次失败的经过、结局以及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不愧为儿童作家秦文君的作品。 C: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惯, 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D: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撰写的论文集。 “一字千金”就是形容该书的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
10、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会。” B: 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C: 开创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D: 油井泄露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奉献忧患意识呢? |
《观沧海》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胤之母周氏卒 ________ ②闻者咸叹异之________ ③孝绪度之必至颠覆________ ④何坐之及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例: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A: 以天下事为己任B: 跪而拾之以归 C: 以为且噬己也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 4 )结合文本,说说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试题。“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 1 )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________》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享受高考
蒋子龙
1994年夏天漫长而奇热,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哪,社会就已经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了,学校召开家长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天天是高考、高考,开讲座,设专栏,将学生该怎样复习,怎样应考,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对考生家长讲的就更多了,要照顾好考生,给他们做好处的,增加营养,又不要让孩子感到是专为他们做的,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家长不得老谈高考的事,要劝孩子多休息,多陪他们外出散步,缓解紧张情绪。社会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地动天。这一年我们家是“高考户”……
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考生们必须自己上阵,别人无法替代。老天可怜,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变阴,稍微凉快一些了。学校嘱咐过,不能让考试吃得太饱,喝水太多,以免考试中途去厕所。早饭要精致,营养丰富,水分还要少,这并不难做到。
考场离我的家甚远,骑自相车大约要半小时,我提出要送女儿去考场,在家长会上她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家长的,怕自行车万一出点问题,耽误考试。女儿起初不同意,我平时上学比去考场更远,您为什么不送?为什么不担心我的自行车出问题?这就不怕增加我的心理负担?
我说,你心里无负担,我给增加一点也无妨。她笑了,笑得很甜,很可爱。我检查了她的准考证、文具盒,没有准考证是不准入考场的。
我和女儿穿好雨衣,用塑料袋把她的准考证和文具盒裹好。刚出家门天上就开始掉雨点,好像我们的脚蹬子连接着播雨机,越往前蹬,雨点越大,越蹬得快,雨点越密。行至中途,已是倾盆一般,许多骑自行车的人都下车躲到商店廊下去避雨。我和女儿仍旧骑在车上,且有点兴致勃勃。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她说棒极了!
对,的确棒极了,你属龙,我也属龙,两条龙一起出动奔考场,就该有大雨相随,这叫雨从龙。好兆头,预示着你的高考必定顺利,旗开得胜。你敢不敢大声说三句:我一定能够考好!
女儿说这有什么不敢,果然大喊三声。
我哈哈大笑,周围一片哗哗的雨声。我觉得心里轻松多了,我想女儿也是如此。
这大雨还真有点专门护送我们爷俩的意思,到了考场雨就变得小些了。我原以为我们来得够早的,想不到考场外已经站满了家长,我估计里面有多少学生,外面就有多少家长。学生进了考场,大部分家长并不离去,还站在雨里等着,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出问题,比如:晕场了、生病了、忘记带什么东西了。我对女儿有信心,就说,我先回家,两个小时以后再来接你。放心大胆地考,考砸了也没关系!
上午的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我从冰箱里拿了一瓶矿泉水,又回到考场外面等候女儿,在考场的大门外面家长们排成两行长长的厚厚的人墙,等待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内出来。家长们此时的心情格外敏感,看到最前面出来的考生脸色沉重,有位家长禁不住说,看来题够难的,孩子们没有考好。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在紧张地根据考生的脸色猜测题目的难易程度,猜测自己的孩子能考得怎么样。有个女孩阴沉着脸,来接她的可能是她的姐姐,一出考场她就对姐姐说,你安慰安慰我吧……不等另一个姑娘说出安慰的话,她竟呜呜地哭起来了。
我的女儿出来了,她也看见了我,远远地向我招了招手,笑了。女儿的笑清纯而灿烂,令我们夫妻百看不厌,她平时的一笑都能解我的心头百愁,此时这一笑,不管她实际考得怎么样,我的心里立刻也阳光灿烂起来。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哭和闹都没有用,就应该咬牙坚持下去。我的女儿在考后能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即使她考不上大学,我也是满意的。我拧开矿泉水的瓶塞,让她喝个够,她此时需要补充水分。看着她喝水的样子,我有一种幸福感。
在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她,无论上午考好了,还是考得不太理想,都忘记它,不能沉浸在上午考试的兴奋里,赶紧让脑子进入下一门要考得功课。
就这样我每天往返考场四次,把女儿送进考场,她出考场后把她接回家,她不再拒绝,反而觉得这样很方便,我成了她的同伴,她的管家,她的保镖。平时我们各忙各的,虽然父女关系也算亲密,但不像这样同甘苦共患难,有一种父女加战友的情谊。加上口试三天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我很怀恋女儿高考的这段时间,因为,我享受了平时享受不到的许多快乐。
(有删改)
( 1 )作者在最后说“享受了平时享受不到的许多快乐”,请具体说说作者享受到哪些快乐。( 2 )文章开头说“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请解释“爆炒”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3 )“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作者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 4 )文中画线段落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 , 作用是________。( 5 )文章倒数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详写了女儿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6 )针对社会、学校、家长的这些做法,任选一角度,谈谈你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享受的时光,有人喜欢在清晨时分奔跑于山林湖岸,有人喜欢在午后的阳光里静品闲书,有人喜欢在夜深时凝望星空遐思迩想……你的美好时光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