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镇中心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输盘之攻械尽。


A: 宋之地,方五百里。
B: 宋何罪之有?
C: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D: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E: 寡助之至。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又饶有趣味。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它是一部很有趣味的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C: 《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文中的“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
B: 古代贵右贱左,故《岳阳楼记》中的“迁客”指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意为贬官。
C: “桑梓”指桑树和梓树,古时常载在住宅旁,后人就用“桑梓”代指家乡;“林泉”指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D: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

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同为怀古之作,甲词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与乙词中的“春声何处说兴亡”都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B: 甲词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实则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
C: 乙词中“残阳”既点明送别时间,又含蓄地说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离愁之深。
D: 两词词风都是浑厚雄壮,意境高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
5、请选出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狼籍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B: 荒谬 不可名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 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于中 月明风清
D: 仄歪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精造”。
B: 不少年轻人放弃大都市的繁华,见异思迁 , 投身祖国的扶贫支教事业。
C: 经过长途旅行,大伙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唯有他还是那么神采奕奕
D: 鲁迅笔下那些围观枪毙的麻木不仁的看客,敲打着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重要的,”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 在挫折与困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D: 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重峦叠障 呼朋引伴
B: 无所事事 笑容可掬
C: 不屑置辨 举世闻名
D: 拭目以待 与日巨增
9、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 十拿九稳 开卷有益 龙吟凤哕
B: 出师表 通宵达旦 最后一课 安塞腰鼓
C: 游子归 水波粼粼 精力充沛 斑羚飞渡
D: 谈读书 热爱生命 天衣无缝 锐不可当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腾(xuān) 芽(nèn) 痕(zhuó) 不见人(qù)
B: 子(móu) 箱(qiè) 薇(qiáng) 乎不同(jǒng)
C: 颠(pèi) 面(jiá) 酷(xiào) 首低眉(hàn)
D: 荣(yīng) 厚(dūun) 机(qì) 如油膏(rù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 2 )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政人和/北巫峡
B: 而长烟一空/异二者之为
C: 予观巴陵胜状/环而攻之
D: 国怀乡/委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三段描绘的画面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晴朗明丽,应注意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的语气语调。
B: 文章第一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因此,在后文中,作者详写楼和湖,概括地写景,最后落脚在言志抒情。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D: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 4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口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鴨……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鮮。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滿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口子: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 1 )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放鹅——________——割牛草——________

( 2 )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划线词的表现力。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 3 )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4 )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有什么作用?
( 5 )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⑤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 2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3 )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________
( 4 )请说明“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 5 )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②③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在家乡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的同学比,自己的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的“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请以“负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小说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班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就当我任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