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 , 以词害意。 B: 老林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嘘寒问暖,强聒不舍 , 大家都特别喜欢他。 C: 在现实中我们要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不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D: 宽宥和信任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更通达和快乐。 |
2、 | 所作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沉的历史感,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 ) A: 艾青 B: 郑愁予 C: 余光中 D: 舒兰 |
3、 | 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朝花夕拾》B: 《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 C: 《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 D: 《核舟记》——————张潮—— 《虞初新志》 |
4、 |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处志之:做标记B: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 D: 猛浪若奔:奔跑,飞奔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 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 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
6、 | 下列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 C: 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 ③①②⑤④⑥ B: ②⑤④⑥①③ C: ①②⑤⑥④③ D: ①③②⑤④⑥ |
8、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党的历史上,抓作风、讲廉政并非首次,那么这一回靠什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会不会沦为一阵风? B: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C: 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D: 白浪滩头,乌篷船鼓棹呐喊;苍崖翠壁,杜鹃花焰焰欲燃;吊脚楼头,情歌热热辣辣,好一幅凤凰城经典画面。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政府竭尽全力控制事态,避免损失不要进一步扩大。(在“事态”后面加上“发展”) B: 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形象实在是太可爱了,使同学们一提到它就兴奋极了。(去掉“使”) C: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自觉性不够,二是意志力不足。(去掉“不够”和“不足”) D: 预计今年春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省内自驾游的车辆反而不会减少。(把“反而”改为“都”)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夜泊钱塘 明·茅地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 1 )本诗颔联描写了树、________、________、雁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2 )赏析“离心迸落叶”中“迸”字的妙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策之不以其道( ) ③遂许焉 ( ) ④汪汪之声不已(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 , 随犬出门 B: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 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 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 3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
余显斌
①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②他轻声说:“在医院。”
③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gěng yè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④他忙说:“娘,没啥。”
⑤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⑥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⑦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
⑧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
⑨他说:“白血病。”
⑩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紧张地望着他。
⑪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
⑫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
⑬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⑭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
⑮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
⑯娘眼睛一亮:“真的?”
⑰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
⑱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
⑲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
⑳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
㉑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
㉒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我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我给那个女孩说说。
㉓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㉔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
㉕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
㉖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
㉗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
㉘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
㉙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
㉚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㉛娘站在那儿,愣住了。
㉜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㉝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㉞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㉟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
㊱他猜对了。
㊲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
㊳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
㊴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
㊵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
㊶他望着爹娘笑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gěng yè(________)
( 2 )第㉟段中写到“善良的娘”,阅读⑰-㊵,概括娘“善良”的具体表现:
A.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B.娘拉住女孩的手,看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可以冬眠吗
佚 名
①据科学调查,实际上,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由于低温的影响,变得不爱动弹。因为这时的食物非常缺乏,而身体又需要保存热量。
②在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会降到极低,它的新陈代谢、氧气需求和呼吸也会大大减少。不过,大部分动物都不会一直这样沉睡下去。它们会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吃一些食物,或者伸展一下身体,来保证肌肉不会萎缩。
③有记录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也能够进入冬眠一样的状态。2006年10月,一位日本人在攀爬雪山时失踪,24天后才被救援人员发现。他被发现的时候,医生确定他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但他确实只是“睡着了”,经过治疗,成功地复苏过来。
④还有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当时他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了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成功苏醒和复原。可见,人类自身还是具备冬眠的“潜力”的。
⑤人们还发现,当受伤的人进入冬眠状态后,就像被麻醉了一样。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医生们已经可以用各种急救设备来降低病人的体温,以便外科医生能更顺利地为他们进行手术。
⑥但是,让人类“冬眠”的计划还很复杂。
⑦首先,咱们人不像动物,天冷了,咱们只要穿上厚衣服就可以照常活动了,就不需要窝在被窝里睡大觉了。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也就慢慢“退化”了。其次,单纯地用低温来让人冬眠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被破坏,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也会开始凝固,这一“睡”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⑧所以,现在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的手段,实际跟麻醉差不多,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办法只能使体型较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对体型较大的动物来说,药量小了不起作用,药量大的话又极容易引发危险。
⑨至今科学家们还未能成功地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实现“人工冬眠”。现在人类对冬眠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为了飞往更遥远的星球,宇航员需要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否则,到达那些陌生星球的,只能是机器人了。因此,人类仍然在继续努力探索冬眠的秘密,争取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4年4月,有改动。)
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作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阳光照在它的身上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
提示: 想要把握寓意,我们不妨关注寓言中的“变化”,例如:
①从“一只骆驼”到“一只老鼠”;
②从“晨曦”到“正午阳光”;
③从“奔波”到……
要求:①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作,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校名、人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