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2、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D: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3、下列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biàn)梁 (tuó)展 题(bá)
B: (shàn)长 (bá)涉 竹(gāo)
C: (tán) 田(chòu) (chén)长
D: (chà)道 (qiú)劲 城(guō)
4、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 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 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 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 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澜 高梁 钥匙
B: 深霄 田垅 默契
C: 暄闹 耻辱 狂斓
D: 懊悔 疙瘩 草率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 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 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饭才吃到一半,我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过去了。
B: 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 , 侵占了我国的大片土地。
C: 周家为富不仁 , 老父亲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D: 旧时庙里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从不像别的菩萨那样做出正襟危坐的样子。
8、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 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9、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④,别有洞天。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 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
B: 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 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 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10、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 )
A: 怪诞 小凫 栅栏 神采奕奕
B: 障碍 模样 例行 疯疯癫癫
C: 绦带 余晖 俯冲 大相径庭
D: 草坪 暮蔼 吹拂 无所顾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曲在写景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

(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人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余浆:剩下的水。②豚:小猪。③翕赫:轰动。④斫: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见空桑________

植种________

欲持去________

( 2 )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B: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C: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D: 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 4 )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乃”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就是,原来是;②仅仅、只。对于文中“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一句中的“乃”字,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且生发了启示,请把横线处补充完整。

小文: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①个义项,就是、原来是。因为张助见到成百上千的车马前来祭拜李树十分惊讶,于是说:这算什么神啊!就是我种的呀!语气肯定而强烈,所以用“就是、原来是”表达肯定的语气。

小希:我认为文中的“乃”字应选择第②个义项,仅、只。因为①________。

小文:我觉得你说得也很有道理,而且你的理解给了我启发,我发现这篇文言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青年节之际,Bilibili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它对年轻人的羡慕、点赞、致敬,引发广泛讨论。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曾几何时,一些人对年轻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着调”,有的甚至给年轻人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难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们称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为抗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成为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这也说明,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精忠报国、经世济民、舍身忘我、九死无悔等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终将代代赓续。这还说明,青年人个性的舒展,往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离经叛道”,嘟嘴卖萌、搞怪夸张,也并不影响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向前。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些年长者对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行为表现“看不惯”,有爱之切责之深的意味,但未必都科学和客观。反之,一些年轻人习惯于对年长者不耐烦,觉得他们老土、落伍,实际上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固守正是支撑社会向前的精神元气,永远不会过时。这种各自的固执即是“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在她的《代沟》一书中担忧于“年轻人和年老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当今,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代际冲突”的存在恰恰说明时代正在发生着伟大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努力达到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后浪》的特点就在于以欣赏的眼光去解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赞美的态度去理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以诚恳的致敬去尝试与年轻人谈心沟通,以时代的变化为年轻人加油鼓劲。期待这种真诚谈心能够增进两代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促成“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推动前浪、后浪在时代的长河中惺惺相惜、美美与共,共同乘风破浪。

(材料二)

( 1 )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提出错误的观点:①________

树立自己的观点: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论证自己的观点:以②________ 为例,证明90后、00后承担起他们的责任。

进一步分析“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③________

得出结论:④________

( 2 )材料二的图表能否用于证明材料一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粒新西兰糖果

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进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有些航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这回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叔”“胖大伯”。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要这要那。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于是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三个孩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胖大伯突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

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

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这显然是在培养孩子。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但是,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父母头都没抬,有—位甚至将书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看来,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原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有一次,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当时,人来人往,背背包的、拖箱子的、提行李的,都鱼贯上坡。我突然问妻子,这么多人,你能分出,哪些是香港人,哪些是大陆人吗?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黑眼睛、操着几乎同样的粤语……她摇摇头。

⑦“可以分出来——”我说。你看那大人提着行李大包小包,让小孩轻松走在前头的,必是大陆人。而那大人若无其事,轻松说笑,让孩子提着拖着行李上坡的,是香港人。一问,还真八九不离十。

⑧“Hello——”这时,我听到耳边一个稚气的声音,是那个黄头发的孩子站在我身边,向我伸过来一个藤筐。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枚。

⑨我吃了这一粒甜蜜的糖果,却把舒展开的这张糖纸带了回来,放在客厅的橱柜里,让所有来我家的孩子都能听到这个故事。

(选自《悦读馆》,作者陈秉安,有删改)

( 1 )请从第①段写出新西兰航空公司做法和服务不一样的地方。
( 2 )请从内容和结构解说结尾段的作用。
( 3 )请从文中选写两例,说明运用对比在表达上的好处。
( 4 )请就第四段划线句子说说你读后看法。

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不少能打动我们的人,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请以《 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结,解不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