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四川省仪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贪婪 踢蹬 逃窜 夜色苍茫
B: 劫掠 大愕 和睦 更胜一畴
C: 鼓膜 莹火虫 扰乱 窃窃私语
D: 俘掳 喑哑 篡夺 惊慌失措
2、阅读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二首后,就你的理解选出下列理解中不确切的一项( )

《读陆放翁集》其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读陆放翁集》其二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A: 其一重在颂扬陆游诗集中绝大多数作品是歌颂从军杀敌,坚持收复失土;其二重在同情,惋惜陆游收复中原的志愿未能实现,多负了胸中的军事韬略。
B: 其一首句是说诗歌界千百年来风气萎靡不振,因而第二首第二句说陆游也难免“百无聊赖”。
C: 其一第一句是个自对句:尚武精神已销尽,民族精神亦空虚。
D: 其二末句中的“胡尘”是借指金兵的入侵,“胡”含有对金的侮蔑。
3、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不毛之地(不长毛的地方)
B: 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 清(清水)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 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引人发笑)
4、

下列加横线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 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 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D: 据中国新闻消息,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已致25人死亡,这真是危言耸听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与朱元思书》一文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
C: 苏轼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D: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矛盾,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挂(juàn) 翩(piān) 一丈(líng)
B: 塘(ào) 伐(xīn) 口称(chì)
C: 两(bìn) 突(wù) 冰辙(niǎn)
D: 布(jīn) 护(bì) 风怒(háo)
7、以下人物中,哪个不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 )
A: 李尔王
B: 奥塞罗
C: 凯西奥
D: 海尔茂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经常心情_________,可是从来不_________。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并且将艰辛匮乏当成我日记更_________的材料。

A: 沮丧  绝望  丰富
B: 沮丧  失望  丰厚
C: 懊恼  绝望  丰厚
D: 懊恼  失望  丰富
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谣言 抱歉 悠然 目不窥圆
B: 绞肉 梳头 奠基 沥尽心血
C: 迭起 深霄 草率 层出不穷
D: 卓越 背诵 昼夜 迥迥目光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戈:代指战争
B: 惶恐:惊恐不安
C: 零丁:是指孤苦的样子
D: 汗青:汗水
( 2 )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选择《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体裁是七绝。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
C: “风飘絮”比喻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就像是被狂风吹散的飞絮一样,散乱不堪。“雨打萍”比喻作者的一生也像暴雨扑打的水上浮草一样,动荡不安。
D: 表达作者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心愿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1 )这个写词作诗的人是 , 这段故事的情节是

( 2 )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但现在却官司缠身,其缘由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 3 )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活,需要一把剪刀

①一次,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题材,确信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那个周末的下午从图书馆回家,我一边骑车一边在脑海里勾勒这篇文章,有一种回去后非写出来不可的感觉。

②忽然电话响了,是一个很要好的文友打来的。大街上很嘈杂,我决定回家后再回电。路过一家超市,超市外面正在进行换季服装削价甩卖,刚好我需要买件衣服。停车、挑选、购物,花了近半个小时,然后离开。没走多久听到有人喊我,是一个久未谋面的老领导。出于尊重,我陪他聊天、抽烟,花了近一个小时。

③快到宿舍,又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求我帮他写个很紧急的材料,于是赶到他办公室。写完材料,天已黑了,他请我吃饭。两人在饭店推杯换盏,一瓶白酒下肚,已到了晚上九点。回到宿舍,匆匆给文友回电话,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写出那篇文章的想法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于是睡去。第二天单位有事整整忙了一天,紧接着单位又组织我们外出学习十天,写作的计划又被打乱了。直到现在,庸常的生活和没有定数的工作,早已将那时构思的文章冲得支离破碎,没了踪影。

④前些日子读到捷克诗人塞弗尔写的一个故事。一个叫保尔·魏尔伦的人,他的妻子生病了,他穿着拖鞋跑去药店抓药。在路上遇到了诗人韩波,韩波没费多大口舌就说服魏尔伦到比利时去旅行了。魏尔伦穿着拖鞋走了,他可怜的妻子病入膏肓,还在等他的药呢。

⑤有时,我们极像魏尔伦。“抓药”是我们的目的,可是因为太多的牵绊,我们会走上另一条岔路。我们甚至与梦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原本可以实现的一些目标,因为一些席常的琐事而搁浅、拖拉、消磨。正如我要写的文章一样,被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枝节节所缠绕,直到泯灭。而这些琐碎事务和细枝末节我完全可以精简、压缩、忽略,甚至删除.

⑥如果成功是一棵从我们理想的土壤里破土而出的树,那么生活确实需要一把剪刀,用专注的心态,握住毅力的剪柄,用恒心的刀刃剪去那些牵绊、羁缚、错乱的枝蔓。因为,最具价值的人生需要毅力支撑,需要智慧引领,而成功之果常常结在没有乱草藤蔓缠绕的枝头上。

⑦有限的生命周期,开花的季节并不多,腐常的风云常常弥漫视野,生活多了变教,能够自给的养料也十分有限,我们必须要做一件事:精心打磨一把剪刀……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①—④段叙述故事,较为具体,为后文的议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B: 本文⑤段运用比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
C: 第⑤段中几个划线的词语顺序可以变动,因为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D: 第⑥段中的“乱草藤蔓”指庸常的琐事和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枝枝节节”。
( 2 )下面不属于将作者构思好的文章冲得“支离破碎”“没了踪影”的事的一项是( )
A: 超市购物、外出学习
B: 陪领导聊天,给文友回电话
C: 给同事写材料,喝酒
D: 读塞弗尔写的故事
( 3 )结合你的实际说说为什么必须要“精心打磨一把剪刀”?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 2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 3 )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 4 )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一)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2),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混是一种生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