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通州区小务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往事耳( )
A: 了解
B: 出现
C: 看见
( 2 )孰孤( )
A: 好像
B: 比得上
C: 似乎
( 3 )卿今当涂掌事( )
A: 沿涂掌管做事。
B: 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 掌权管事。
( 4 )但当涉猎( )
A: 过水去打猎。
B: 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C: 干涉别人打猎。
( 5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
A: 做
B: 对,向
C: 认为
2、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待君/久不至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
B: 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 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 , 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璃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家讲坛”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始皇兵马佣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蚯蚓和狐狸》《骆驼和宙斯》是嘲笑那些吹牛皮说大话的人,《蚂蚁和蝉》是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B: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C: 《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D: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同时代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⑤③⑥①
D: ④②③⑤①⑥
7、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

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③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④陇上江南天水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A: 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
B: 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
C: 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
D: 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
8、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 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D: 把李白说成是杜甫,这不是李代桃僵吗?
9、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选自《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和曹雪芹
B: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C: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长篇、中篇、短篇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
10、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大闹黑风山 (《西游记》)
B: 李白——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水浒传》)
D: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 鹭 图
刘羽(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向斜阳白头。

( 1 )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

( 2 )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1 )解释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骄: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3 )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 2 )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①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②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 3 )第③段中,划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 4 )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

( 5 )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可选两个角度回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安笠,演绎万般风情

①在我国,笠帽的历史悠久,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笠帽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笠帽也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咏“笑”。“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一词中写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也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衣笠帽,犹如拆不开的搭档,经常出现在我国劳动人民的身上,同时也是画家喜欢撷取的写意画:屡见渔翁穿蓑衣戴笠帽,驾着小舟在水墨渲染下的水畔柳岸垂钓自乐: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老农,赶着老牛手扶木犁在雨天耕田;即便是田园吓唬鸟兽的稻草人,农家人也不忘给它戴上一顶选风档雨的笠帽。笠帽,成为一道独特的田园风光。

②在闽南地区有一种外地鲜见、当地人情有独钟的安笠。 安笠以细小的竹篾为经纬,在编好的上下两层篾丝网中间衬嵌竹叶,状如硕大的圆锥形大漏斗,远远望去,颇似埃及金字塔。它直径一般为五六十厘米,尖顶、圆边、低垂,戴上它可选掩半个脸庞;因为锥形,顶部不招风,不易被大岚吹落。

③史载,旧时闽南沿海草木稀疏,风沙肆虐,人们外出劳作常被晒得很黑,患眼疾、皮肤者甚多,老百姓苦不堪言。明代时,闽南沿海人从威继光军队使用的大藤牌(形似安笠的手持盾牌)得到启示,他们破竹制笠,取名“安笠”,从此染疾者渐少。民间还流传一首《咏安笠》的歌谣:“安笠圆圆裁头端,遮阳挡风又美妆。大人细因皆喜欢,保健防病渡难关。”

④据当地老一辈人回忆说,由于安笠看起来有几分神秘感和奇异感,人们外出山野,途中倘遇老虎,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解下头上的安笠,反转过来像盾牌一样对着老虎,老虎见到就会拔腿退避。

⑤闽南地区沿海的女性特别喜爱安笠,视其为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骄阳下,风雨中,滩涂上,随处可见女性头戴安笠辛勤劳作,呈现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安笠的实用价值也得到女主人们的认可:除了遮风挡雨、遮阳防晒,赶集时,想买海鲜山货也不用发愁没有盛器,只要把安笠反转,铺垫菜叶纸张,就可充当菜篮子使用。

⑥安笠不但实用,名称也很吉祥。“安”字,多么像一个妇女头上戴顶帽子呀!姑娘们把对安笠的钟爱化成行动,有的涂以网油使之坚固耐用,有的买来彩线在笠檐、笠尖编织缀以吉祥美丽的图案,把它装点得更加妩媚动人。行走在城镇街市,可见一顶顶新潮笠帽如彩蝶般在女人的头上飞舞,令人眼花缭乱。

⑦对娇羞忸怩的姑娘来说,安笠还是爱情的辅助工具。戴上安签后,看得见别人,但别人不易瞅见她的芳容,平添几分神秘感。至于姑娘是否长得眉清目秀,只有慢慢去猜想了。这种朦胧之美,独具一番情趣。

( 1 )文章以“安笠,演绎万般风情”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文章第②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一般”有何作用?
( 3 )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⑥段的主要内容。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物、事件和情感,体贴入微的家人,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

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父母”、“那次比赛”、“老师鼓励我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等,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形同陌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