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慈溪实验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路旁有茅棚,住着一两家老百姓。 ②右手下坡去约十来步,就是一条小溪,水却不深。 ③棚子前门有一条小路,曲折向外,在松林中行,约数百米,便“豁然开朗”。 ④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有的还是很青翠,有的已经很枯黄。 ⑤左手上坡去是一条较为正式的路,隔路又是一片松林,坡头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

A: 15423
B: 35421
C: 12534
D: 32154
2、

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贪婪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根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了那张饥饿的小嘴巴。

④及至四顾无人,“刷”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③①
3、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竟在红土高原上造化出了一对神奇而极富个性的天然湖。
B: 为了突出主题,她编辑班级黑板报时,常常断章取义 ,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C: 整个社会在鼓动创业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创业即英雄”的舆论偏差,误导年轻人轻易放弃所学,跟风去卖猪蹄、烤脑花、煎大饼……
D: 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再干净,也总会有证据让骗子在事实面前显露出原形
4、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杜甫苏轼交流,领悟诗词中的人生,人生中的诗词。

③你将与孔乙己、刘姥姥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诗词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⑤①③②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②③④
5、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字第四笔写竖提,“丹”字共四画,最后一笔写横。
B: “爽”字先写横,再写中间的“人”,最后从左到右写四个“×”。
C: “堇”“重”二字结构相似,最后两笔都写横,横。
D: “车”字做独体字和做偏旁时,最后一笔都写横。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作者勾勒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思。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又被誉为“诗仙”。
C: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D: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城郭 大荒流 疏条交映
B: 落晖 结海楼 沉粼竞跃
C: 征蓬 鹦鹉州 五色交辉
D: 采薇 白沙堤 经伦世务
8、

下列各项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

A: 商fàn 微xī 迷 wǎng 忌wēi
B: 和xù 隔gāi 取móu 招lái
C: 俐líng 默jiān 猎shòu 水 zhà
D: 气fèn 尺zhí 吹角léng
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旁鹜 无与伦比 恣雎 歇斯底里
B: 羁绊 囊荧映雪 烦燥 根深蒂固
C: 慰藉 冥思苦想 残损 鸡零狗碎
D: 荒谬 相形见拙 蹂躏 遮天敝日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徜徉于春天原野五彩斑斓的花草丛中,平时那些纷繁无杂的生活琐事就被抛掷于脑后。
B: 虽然口罩压伤了她们的脸颊,隔离服遮住了她们的身材,胶皮手套捂坏了她们的皮肤,但她们用“美”捍卫生命,依然是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
C: 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这真是强辞夺理。
D: 全球疫情爆发紧急关头,有些国家竟然还在忙着甩锅中国,这种置人民生命于不顾的强盗行为,应该得到全世界的挞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 1 )这两节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2 )诗句“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你是怎样理解“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一句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患:担心。②俟能讽诵乃已:俟,等到;讽诵,背诵;已,停止。③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强志,记得牢。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时之名臣 为:________

终身不忘也 乃:________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 3 )从短文中你学到了司马光的哪些读书经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 1 )作者写了母亲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至少写出4点)

( 3 )请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作用。

( 4 )“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的话,为什么竟被“我”称为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⑦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红楼梦》《毛泽东的晚年生活》《慈禧与我》《文化大革命十年吏》等。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大约一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的,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地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擞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④“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幸,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一副》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进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捌开头而懊恼呢。谁知道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打开门,这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

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察。快到家的蛙候,母亲忽然吧息了一声对我说:

“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者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⑦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 1 )文章叙述了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请依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

②母亲和“我”聊康有为。认为做人要有仁义。

③________。

④母亲观赏获奖电影,感悟好的艺术作品却少人问津。

( 2 )文中第五段划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⑥段划线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的原因。
( 4 )文章的结尾作者说“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 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该如何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些地方让我们魂牵梦绕,总有一些风景拨动我们的心弦……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泄真实的情感、记录某个瞬间的微妙体验。来吧,请以《我多想和你 》为题作文,无须掩饰,畅放心灵,相信你的妙笔点染,定能呈现动人的境界。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5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殇▓总是形成了才知道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