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晨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写人记事的作品,前者是写鲁迅的,后者是鲁迅写的。
B: “!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山,好大的山!”两句中的“啊”分别是叹词和语气助词。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欧阳修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2、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小明打电话找你出去玩,你回答他:


A: “聚会就是找死,访友就是害人,你就是故意想害死我吧?”
B: “防疫期间你务必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C: “特殊时期不宜出门,待春来疫散,我们再一起去看花海吧!”
D: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我们还是老实居家隔离吧!”
3、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张侦探给洗劫了。
C: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劳动者的勤劳外,还有小生产者的自私和狭隘。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和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处处相符。
4、

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老百姓对生活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日益关注,曾经一度备受瞩目的PM2.5正在成为判断空气质量好坏的新标准。
B: 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主席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切实防止次生灾害再发生。
C: 面对病毒传播,我国已经邀请世卫组织派国际专家团队对H7N9禽流感进行评估和调查。
D: 北京时间4月22日,缺少了科比的湖人队客场以79比91完败于马刺,比赛结果差强人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长安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长安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 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6、下列文句,哪一项有语病?( )
A: 车子驶向这块久别之地,我不禁有近乡情怯之感。
B: 昂首望去,眼前是一片万丈深渊,令人心生畏惧。
C: 忙碌的现代人无暇寻幽访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
D: 黑暗中,漫长的静默里,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要/闭使/错 遗/高瞻远
B: 息/形/岖 教/后 心/深痛疾
C: 然/肃 忙/俸/书 首/尾巴
D: 地/蛋/杀 学/点 像/惟妙惟
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B: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C: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学校保卫科组织开展了“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 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 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10、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按要求答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说出两点即可。
( 2 )在下阕中作用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日:“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聚饮者日:“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日:“几何数?”日:“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日:“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吱。客多负,私快快日:“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日:“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同辈,同类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善酿致富。 以: ②或童婢沽…… 遣:
③甲期不肯偿,将讼。逾: ④闻卖酒者长者,寄宿。趋: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③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③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 3 )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环保“新兵”——玉米
①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用去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②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
③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④它能做瓶子、盒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
⑤英国的一家公司刚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⑥“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⑦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⑧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⑨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
⑩现在,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生物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哟!
⑪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⑫骨折是很痛苦的。有时要开刀用钢钉固定,等骨头长好了,再开刀取出钢钉。要是用“玉米骨钉”,就不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开一次刀植入骨钉,断骨长好后,“玉米骨钉”也会慢慢降解,消失在体内,多棒啊!
⑬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1 )从文章内容看,与普通塑料相比,“玉米塑料”有哪些优越性?

( 2 )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第⑩段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①段先介绍普通塑料的缺点,引出下文对“玉米塑料”优越性的介绍。
B: 玉米不能直接替代化工塑料,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利用玉米生产出乳酸,然后才可以替 代。
C: 文章第⑧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米塑料”制成的手机不但无污染还能给花草增加养分的特点。
D: 本文从 “玉米塑料”的由来谈到“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遵循了逻辑顺序。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藤野先生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④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1 )在选文第①段括号处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 2 )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说“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为什么“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 3 )选文第④段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请结合选文来回答,“我的意见”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2)中心明确、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5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繁华的甜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