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松江区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B: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 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D: 走进故宫博物院,满目的雕梁画栋 , 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2、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背j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迈的外公对祖国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B: 专家表示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不必拘泥于6%以上,建议科学制定经济增长目标。
C: 庆祝建国70周年群众游行中,来自各省市的那些美轮美奂的彩车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
D: “戏曲+直播”模式,拓宽了戏曲的传播渠道,对戏曲文化的弘扬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4、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十分敬重的老师,他认真为鲁迅订正讲义,修改他的血管解剖图,是一个认真负责、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并且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
B: 《风筝》是《朝花夕拾》中重要的一篇,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憎恶。
C: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生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接触的生活片段。
D: 《琐记》写衍太太在鲁迅父亲临终前,让他大喊父亲以及怂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的事件,表现了衍太太是个表面宽厚可亲,但内心阴险恶毒的人。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说“打得好”。
B: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 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D: 《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1989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 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7、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 “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 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8、在下列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水________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__出来。

③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

④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___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A: ①涨 ②钻 ③叫 ④开
B: ①长 ②钻 ③叫 ④散
C: ①长 ②钻 ③闹 ④开
D: ①涨 ②钻 ③闹 ④散
9、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恣睢 端祥 郑重其事 扭捏做态
B: 宽宥 赃物 不由分说 言不及意
C: 愧赧 秘诀 行之有效 附庸风雅
D: 糟蹋 墨守 鸠站鹊巢 如雷灌耳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惊慌失措的地步。
B: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C: 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D: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闲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全诗从“弃置身”到“长精神”,体现出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情感变化。
( 2 )颈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警语?请从诗句蕴含的人生态度和哲理简要分析。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 1 )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请简要分析。
( 3 )从第三至四段看,核舟的雕刻者是如何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的?
( 4 )这是一篇古代说明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守住自己的阵地

叶剑秀

①午夜时分,寒风打在脸上,张俊丽匆忙返回县医院。豫西山区的鲁山县,此刻大街上冷清空荡,没有几个人影。

②好在家离医院不太远,紧赶一步是一步,时间就是生命。

③几个小时前,张俊丽刚回一趟家。这是腊月廿九以来她第一次回家。不得不回去,家里两岁多的女儿出现低烧症状。接到家里的电话,她心急如焚。母女连心啊,何况现在又是疫情期间,难怪她这么着急。安顿好手头的紧要事,她急忙赶回家里。

④张俊丽是儿科医生,到家后很快给女儿做了诊治,幸好是常见的感冒发烧,张俊丽心里踏实许多。

⑤面对这个家,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三个月前几乎同时住院手术,出院后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丈夫在电力部门工作,此刻正奋战在抗疫一线,很少回家。十二岁的儿子懂事,分担了许多家务。

⑥选择从医,或许就意味着很多舍弃。张俊丽想想都心酸,亏欠老人和孩子太多,以后慢慢给他们补回来吧。

⑦张俊丽安抚好公公婆婆,正给女儿喂药,电话就响了,是医院那边打来的:接诊一位五岁男孩,连续发热五天,精神虚弱,情况比较危急,疑似新冠肺炎,您不来不行。

⑧先实施单间病房隔离,我马上到。

⑨张俊丽准备出门,婆婆问,还要走啊?

⑩妈,我不去不行,人命关天。

⑪婆婆叮嘱说,出门把围巾包紧,自己小心点。

⑫儿子为她递上口罩,默默地帮她拉拉衣服,给妈妈送行。

⑬她强忍住眼泪,抱一下儿子,吩咐说,照顾好爷爷、奶奶,还有妹妹。

⑭到了医院,张俊丽马上投入紧急救治。又是通宵鏖战,当患者抽搐缓解、体温下降的时候,张俊丽和同事们的脸上,才终于露出笑意。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同事们这才发现,张俊丽没穿防护服。张俊丽说,看到情况危急,来不及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就会对不起一条幼小的生命。

⑮又是一个夜晚。半夜一点多了,张俊丽查房回到医护室,疲倦地瘫坐在椅子上,刚闭上眼,突然又站起来,穿上防护服,对一名护士说,跟我去隔离区。护士劝道,你吃点东西再去吧。张俊丽摆摆手,时间不等人,隔离区那位女病人情绪不稳定,心理疏导刻不容缓,得过去看一看。

⑯这是一位三十岁的女性,被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因心理恐惧,情绪波动较大,一度要放弃治疗。

⑰张俊丽与患者如姐妹般交谈。三个多小时过去,这位患者终于放下心理包袱,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⑱几天后,这位疑似患者被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出院那天,外面阳光很好,张俊丽送给她一束花。她抱住张俊丽泪流不止。

⑲累吗?累也得挺住,不能有半点退缩。张俊丽的请战书是这样写的:目前,新冠肺炎来势凶猛,需要大量医务人员,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我年富力强,抗压能力强;我是科室主任,我是内科党支部书记,我是医院专家组成员,我义无反顾,积极请战,让我先上!

⑳请战书上,她郑重地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眼里布满血丝,身体严重透支,匆忙的间隙,她坐在沙发上打个盹儿。张俊丽和她的战友们,不知道一天吃多少东西,说不清楚一天睡几个小时,但是,她们却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她们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有风险吗?医护人员比谁都清楚,和传染病人打交道,随时都有感染的可能,不能有半点儿疏忽。竖一次大拇指,击一次掌,就是一次加油;拍一下肩膀,就是一次抚慰。他们用简单的手势,相互鼓励。

平时是普通医生,现在是冲锋战士。战场上只能咬牙坚持,没有退路,可能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张俊丽鼓励战友们:“咱们不畏困难,多做一些,离疫情结束就更近一些,我们守住了各自的小阵地,全国的大阵地也就守住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15日)

( 1 )请根据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事 件

感 受

张俊丽回家探看女儿

着急

心酸

张俊丽给疑似患者心理疏导

坚定


( 2 )第①段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第 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完整引用张俊丽请战书的内容,有什么用意?
( 5 )结尾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黄岩岛:中国南海中的一颗明珠》一文,完成小题。
①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潟湖的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样的地形地貌有利于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进入,是极好的渔场和避风之处。退潮时,站在澙湖口,最多可以看见上百块礁石露出水面,它们多以土黄颜色为主,偶有黑色———也许,这就是“黄岩岛”名称的来历。
②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风平浪静的海水清澈、浅兰、透明,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阳光下清晰可见,突起的礁盘四周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环型水下屏障,海水冲击向上翻腾,拍出一线延绵十公里的白浪,十分美丽。对于在南海进行渔业作业的中国渔民来讲,此时的黄岩岛是深海渔业捕捞的重要渔场。从潭门镇出发,将航向调到东南110度,3天3夜后可到达黄岩岛,这是“琼琼海08068”号渔船船长许卫再熟悉不过的路线。他是地道的潭门镇人,16岁开始出海捕鱼,每年2至6月和9至12月,他都要去黄岩岛,这是当地多少年来的传统捕鱼地点之一。去黄岩岛的渔民中,90%都是潭门人。说起黄岩岛,许卫胸脯一挺,骄傲地说:“那当然是我们的。”
③由于黄岩岛周边没有避风的场所,每年台风季节,100多吨重的渔船都不敢前去捕鱼。鱼类有了几个月的喘息期,长得又大又好,数量繁多。只要台风季节一过,渔船立刻启程前往。平时出一次海去南沙,得花个1个月至45天的时间才能满舱返航;而台风季节过后去黄岩岛,十几天就能满载而归,赚个盆满钵满,几十公斤重的大鱼一条能卖一两千元。返航休整没几天,渔船就又出发了。
④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等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进行科学考察。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 1 )请说说第④段中“据史料记载”能否删去?为什么?

( 2 )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3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黄岩岛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用沉默来诠释你的毫不挽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