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东高地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之在于春

A: 打算
B: 主意计谋
C: 计算
D: 策略
2、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B: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夺取全面胜利。
C: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西华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D: 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 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等医护人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最美逆行者。
B: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C: 在她殚精竭虑的钻研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D: 得知自己的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他如释重负 , 露出了14天来的第一个笑容。
4、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确záo 门kǎn 视 chēn 锋芒毕
B: 育pǔ 祷qí 荒 miù 然而止jiá
C: 痛chì 妒jí 悍biāo 叱风云zhà
D: 窥热zhì 恿 sǒng 怏怏不乐yàng
5、选出下面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yǒng) 不(shèn) 忙忙碌(lù) 沫(tuò)
B: 干(gù) 尺(zhǐ) 潺流水(chán) 下(bì)
C: 当(tuó) 闪(shuò) 无忧无(lù) 报(chéng)
D: 描(xù) 和(shù) 御织师(pìng) 外(fēn)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B: 《范进中举》中,“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运用动作描写,讽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丑态。
C: 《醉翁亭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 《行路难》(其一)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7、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海明威苦心经营的就是如何在平静的语气中掩盖内心强烈的大幅度动作。
B: 经历了这么多悲欢离合和人世沧桑的亨利应该有多么强烈的内心震动啊。
C: 医生反复地解释,说不出口的歉意溢于言表,而亨利却无关痛痒
D: 但是在这里,他彻头彻尾无从说起。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他当校长期间,使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区属于上乘。
B: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的学习生涯的。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李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单元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 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10、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 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D: 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历历:________

②乡关:________

(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②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③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④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 4 )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 5 )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忿恚尉________ ②第令毋斩________

③今欲之________ ④沛父老________

( 2 )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乃樊哙召刘季 沛后悔
B: 激怒其众 应诸侯
C: 今背之 诛萧、曹
D: 陈胜自立将军 立以沛公
(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B: 且/壮士不死/即已
C: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 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 5 )陈涉、吴广发动起义,沛令响应起义,他们的基本策略共同的一点是什么?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①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②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手下的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水电师傅,样子看起来就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他能行吗?
③走进卫生间。他放下工具,蹲下身,侧耳倾听。我也在他身边蹲下来。滴滴答答的漏水声,若隐若现,忽大忽小,飘忽不定。然后,他站起身,手拿一把小木棰,这里敲敲,那里捣捣。我对他说,以前来过几个师傅,也是像你这样四处听听,敲敲,捣捣,最后,到底是哪里漏水,却没找出来。他只是轻轻“哦”了一声,头也没抬,继续一块块瓷砖敲过去。忽然,他在墙角的一块瓷砖前停下,弯下身,将耳朵紧贴在瓷砖上。我张开嘴,想告诉他,那个拐角,别人也检查过了,没问题。他摆摆手,示意我别出声。倒指挥起我来了,我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听了一会儿,他直起腰,语气坚定地对我说,就是这儿,下面的水管破裂了,需要将这几块瓷砖都敲了,才好修。真是这儿吗?真要将瓷砖敲了?是的!他的口气不容置疑。如果你确定,那就这么干吧。
④他挽起袖子,从工具包里拿出小榔头,凿子,开始敲瓷砖。没想到,一干起活,他就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完全没有了刚见到我时的拘谨、木讷和局促。只见他左手握着凿子,右手挥动榔头,一锤锤准确有力地敲打在凿子上,在凿子的重击下,瓷砖一块块碎裂,飞溅。汗水很快布满了他的脸,他浑然未觉,继续有节奏地敲打着。一个多小时后,埋在地下的水管终于暴露了出来,只见水管拐弯接头处,正不停地往外渗着水。他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你瞧,问题就出在这儿。还真被他找到症结了。得把水阀关了。我闻声赶紧跑到厨房去关总水阀。他指指水管说,这个水管弯头老化了,必须更换了。我点点头。找几块干布给我,将水擦干了。我忙去找干抹布……当我将抹布递给他的时候,他忽然有点尴尬地笑笑,不好意思,把你当徒弟使唤了。我笑着摇摇头,你这么辛苦,我也出不上什么力,递递东西,是应该的。
⑤他继续专心致志地埋头干活。我无所事事地垂手站在一边,从侧面看,他的神情如此专注,如此投入,如此专业,仿佛不是在修理一截漏水的水管,而是在做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我忽然意识到,也许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他才有可能成为主角。也只有站在自己的舞台上,他才会显得那么干练,那么自如,所有的拘谨、木讷、局促,以及仿佛与生俱来的自卑感,都瞬息离他而去。
⑥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⑦单位边上有个停车场,收费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工大姐,平时看到她,都是一脸卑微。可是,当指挥一辆辆汽车停进车位的时候,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坚定而响亮,指挥的动作,特别准确、到位、有力。这个从未摸过汽车方向盘的中年妇女,在她的舞台上,气定神闲,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⑧我的一位老乡,在小区边上开了一家小吃店,他生性内向,讲话还有点娘娘腔,很多人看不起他,可是,他家的小吃,却是这一带味道最好的,尤其是他做的拉面,又细又匀又有劲道,回味无穷。而看他做拉面,更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一揉,二拍,三甩,四抛,五拉,六盘,七飞,八削,一招一式,无不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气吞长河,简直让人眼花liáo____乱。
⑨与那位水电师傅一样,他们都是为了生计,从遥远偏僻的乡下,来到了城里,在繁华、热闹、时尚、激情的城市街头,他们往往局促而笨拙,憨厚而木讷,土气而无趣,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那么格格不入。我们还经常在这样的地方看到他们的身影:嘈杂的工地、混乱的菜场、轰隆的车间……
⑩而对他们来说,那就是他们的舞台,只要有一个舞台,他们就总是努力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最为精彩。因为,在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舞台,有一个人生主宰的梦想。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眼花liáo_______乱

( 2 )第③段中的画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写水电师傅的“笑”有三处,其原因各不相同,第①段中“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是因为______,第④段中“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是因为__________,第④段中“他忽然有点尴尬地笑笑”是因为________。

( 4 )文中的水电师傅、停车场收费员、小吃店老板都在各自的舞台上“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最为精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他们的“精彩”:①___________;②卑微的停车场收费员在指挥汽车停位时像一位将军;③____________。

( 5 )下列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要干一行爱一行,工作着就是快乐的。
B: 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做适合自己的主角,才是最合适、最精彩的人生。
C: 人只要有梦想,并愿意为此努力付出,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D: 人生是个舞台,只是各人演技不同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笨笨的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

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吃。他们问是哪来的,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

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忘了窗子没有插锁。突然间那窗子开了。我随即像球一样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过去了。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父亲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

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单。医生担心脑内可能有淤血,警告说必须设法让我一直保持清醒,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一声声呼唤既柔和却又有力,平稳却又充满焦虑,还搀杂着心疼与希冀。两天后,我终于清醒过来,回到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尽管这样,他们依然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例如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

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界。上课也变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

我的学业不断进步,渐渐变得自信开朗,连教师都感到惊讶。但我一直没告诉父母我学业成绩今非昔比,他们也善意地从不过问。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但我不动声色,回家吃完晚饭,才从口袋里取出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成绩单时安慰我说:“没关系,你的头受过伤。”他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把湿手在围裙上擦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睛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是他们把好消息只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邻居大妈,邻居大妈笑着说,我那一摔非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想不到还让我开了窍,变聪明了。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让我一下子长大的,是在那48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泪水冲洗掉蒙蔽我心灵的灰尘,日益深刻的爱让我有了一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书,答谢父母.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再笨的小孩,只要有父母的爱和呵护,一样可以成才的。

( 1 )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哽 ________ ②疲 ________

③憔 ________ ④护________

( 2 )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 , 如今安静下来了……

②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 3 ) 文章开篇“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她的“笨的”?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
( 4 )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

( 5 )文中画线语句“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6 )从“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到“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让我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 7 )“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Unique”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