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 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该片屡屡刷新国内科幻电影。 C: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 汪曾祺的散文即使是叙写花草树木、瓜果食物、山水风景,还是怀人记事、谈文论艺,都极有韵致。 |
2、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B: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 《泊秦淮》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字牧之,宋代诗人。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B: 这个学期,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21世纪人的竞争力在于学习力,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而阅读效率低制约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 D: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为了加强管理,每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口总是一边站着一位值班领导。B: 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弘,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C: 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 D: 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生存条件再优越,但精神生活匮乏,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依然不能说这是一个和谐社会。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使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
6、 | 曹文轩在采访中推荐了几部名著,关于它们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父亲在五猖会前让他背《鉴略》,结果使他游玩的兴致荡然无存B: 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在万县被捕,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监狱 C: 鲁滨孙和“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叛乱的水手,一起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D: 鹦鹉螺号在北极遇冰封危险,在船长的镇定指挥下,潜艇终于冲破冰原 |
7、 | 解释下列短语中划线的字正确的一项 ( 1 )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 A: 以……为远 古代逼迫人随死人埋葬 B: 很远的地方 为达到目的而牺牲生命 C: 以……为远 为达到目的而牺牲生命 D: 很远的地方 古代逼迫人随死人埋葬 ( 2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 A: 变动 挑选 B: 转移 喜爱 C: 转移 挑选 D: 变动 喜爱 |
8、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劫 浮躁 名副其实 漫不经心 B: 彷惶 跳望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C: 趋势 宣哗 川流不息 自原其说 D: 奠定 功顺 接踵而至 前呼后勇 |
9、 |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 《名人传》。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震憾 霎时 风云变幻 招摇撞骗 B: 枯燥 彷徨 名富其实 轻歌曼舞 C: 帷幕 驰骋 销声匿迹 自圆其说 D: 狡辩 堕落 川流不息 振耳欲聋 |
按要求答题。 天上的街市 A: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 3 )第 ③④两节诗描绘了 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4 )对第②节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 划线的“想”字总领下面诗节,标明由上一节的联想转入想象。 B: 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不会有的。 C: 诗句中“珍奇”一词是名词,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D: 诗人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文言文阅读 游雁着山日记(书选) (明)徐霞客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①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②盘折,逾坳③右转,溪流汤汤④,涧底石平如砥⑤。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泽,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⑥,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注释)①麓lù:山脚。②鸟道:形容道路险绝,③坳ào:山间平地,两山间的低下处。①汤汤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⑤砥dĭ:磨刀石。⑥ ( 1 )下列选项作为注释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着zhuó:使附着于别的物体 B: 着zhe:表示程度深 C: 着zhāo:搁进去 D: 着zháo:感受 ( 2 )请分别为文中的峰岩与瀑布选择最合适的配图,并合原文阐明理由。 |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①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②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③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④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⑤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⑥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⑦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⑧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⑨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⑩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
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⑪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 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⑫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⑬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⑭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⑮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 1 )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惊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 对第五段划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是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一枝玫瑰。这里电梯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了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 1 )文中在刻画“她”这一典型人物时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_______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二:整整一天,林春就是不搭理吴彤,他(她)闹不明白,自己平时跟吴彤那么要好,是班上公认的“死党”,可是吴彤为什么要把新买的《西游记》先借给陈晨呢……
要求:①将上面的文字续写成一篇记叙文。②情节构思要合情合理。③题目可自拟.也可以“借书风波”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