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荔湾区汾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ùn) 静(mì) 肥(suò) 枯(hé)
B: 确(záo) 成(zǎn) 然(chàng) 待(lüè)
C: 怪(chēn) 狭(ài) 贪(lán) 塌(tān)
D: 恿(sǒng) 伏(quán) 酝(liàng) 吝(sè)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B: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C: 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D: 事到如今,我们必须得接受事实,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3、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岩》中是叛徒甫志高出卖了江姐,江姐被捕后关在渣滓洞里。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光辉形象。
C: 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记叙了祥子几次买车的经历,反映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 《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众多的好汉形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yùn) 散(suì) 如(pì) 统(lǒng)
B: 狗(fèi) 后(yán) 凉(qī) 直(jié)
C: 然(qiàng) 寂(liá0) 珠(lián) 夜(zhòu)
D: 树(sāng) 乐(zòu) 琵(pá) 美(yōu)
5、对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项是( )

①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行星以每秒19千米的速度飞奔。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④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A: 拟人 设问 夸张 比喻
B: 夸张 设问 比喻 比喻
C: 拟人 反问 排比 夸张
D: 拟人 设问 比喻 夸张
6、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 《水浒传》中宋江因长得黑,有孝名,为人仗义疏财,被人称为“孝义黑三郎”。
C: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合称。
D: 英国思想家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文学领域内的建树。他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7、

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________。

A: 打扰
B: 扰乱
C: 打搅
D: 搅乱
8、我们平时常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问,这句名言出自于英国的哪位作家?( )
A: 雨果
B: 拜论
C: 雪莱
D: 普斯金
9、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大庭广重
C: 蹒跚 藩篱 永垂不朽 情郁于中
D: 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10、

下列划线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确(dí) 解(pōu) 不(xùn) 邮(chāi)
B: 漏(xiè) 见(piē) 获(bǔ) 教(huì)
C: 红(fēi) 芋(gěng) 发(jì) 住(jì)
D: 名(nì) 霉(jūn) 形(qí) 责(ji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时看到的美景。
B: 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C: 诗中描写的山,具有一种朦胧美。
D: “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诗兴大发。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
B: 从写景的手法上来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C: 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D: 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久而俱化
[宋] 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 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块/独无俦
B: 两下不相/宾接
C: 宛如同巢/而生者
D: 今人/呼鹅为舒雁
(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白鹅正同色 怡然同群 ③雁不白知其 铸金为鹅以献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 4 )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 1 )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 2 )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 3 )选文③--⑥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示例完成。

第③自然段:要不断遇求;

第④自然段:________;

第⑤自然段:________;

第⑥自然段:________。

( 4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妈的账算得不对

闫晗

①前一阵让我妈打听一下阿胶的价格,据说这几年涨得厉害。她一直犹犹豫豫觉得性价比不高,可一听说最近又涨了不少,立马下决心要买一斤,在药店加工好,准备快递给我。她为此跑了镇上好几个药店,一家放出话说买一斤阿胶送500个鸡蛋,她又去跟另一家商量,店家让步说可以送枸杞、芝麻、红枣、核桃、黄酒等配料。后来终于定了下来,她心情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诉说一路上的曲折和意外,以及各家药店、各种品牌的价格和涨幅。

千里之外,隔着电话我似乎都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心跳和体温,能猜出她讲话的表情和神态。那是终于做成一件大事般的欣慰,而且是完全为女儿做的。

③她一直是这样矛盾的人,总不舍得花钱,为了我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生活得用力而投入,因而显得热气腾腾。

④有一年国庆节回老家,妈妈去姨夫家承包的山上摘栗子,用棍子敲下那一个个带刺的小毛球,然后放在阳台上晒,晾干后再戴着手套把栗子从长刺的壳里剥出来。我到家时,桌上摆着一盆煮好的栗子,吃起来又面又甜。晚上,她突然跟我说:你看看,我手指头好像扎了刺,帮我挑出来。我拿着她递过来的缝衣针在灯光下看,只看到模模糊糊的小黑点,依旧没能把那小木刺弄出来,于是说:等明天再说吧。后来的几天,我只顾着四处玩,把这件事彻底忘掉了,妈妈也没再提。直到回了北京,我看见行李包里有一袋煮栗子,才突然想起来,妈妈手指上的刺,我还没帮她挑出来呢。心里突然一酸,怨自己这么点忙都没帮上,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因此感到不快。

⑤我妈是典型的中国式慈母吗?不,她可一点都不纯粹,这让我很难定义,也很难只是单纯地去感动于她的付出。我妈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多愁善感的,感情细腻,泪腺发达,看早年的琼瑶剧能哭湿床单,听婆婆讲我老公小时候早慧懂事的故事,也跟着掉眼泪。在她的热情和善意遇到挫折时,她会委屈得眼圈发红,比如她捡到旁边楼里某家被风刮走的毛毯,打听了一下午,才找到确切的房门号送还给人家,失主却表情冷淡,连谢谢也没说;比如她拿着相机,兴冲冲地去姨妈家要给姨妈和表妹拍照,表妹却爱搭不理……每当这样的时刻,她会絮絮叨叨说给我或我爸听,然后眼圈一红,开始抹眼泪。

⑥我有点害怕这样的时刻,有时也怨她多管闲事。不过很神奇的是,她抱怨完受到的委屈又迅速满血复活,继续做热心善良爱管闲事的人。大家了解了她的脾气之后,都不自觉调整了和她相处的方式。我和我爸都让着她,不愿让她受委屈,表妹后来对我妈尤其礼貌客气,甚至对门的老太太也让着她,打扑克时尽量不跟她争执——我妈可是蒸包子、包饺子都要给老太太送一些过去的。

⑦那回我打电话给她,表达我的遗憾和歉意,但电话那头的她却很大度:“没事儿,你爸已经把刺挑出来了。我在打麻将,有事儿没,没事儿就挂了吧。”

⑧我们一直纵容着我妈,除了在“不舍得”这件事上常批评她。她并不小气,时常要补贴一些亲戚,但给自己买东西总是思虑再三,从“喜欢”到“购买”,有重重的心理关卡要过。我妈在QQ上说,“我昨天到你姑家,看到你表妹买6元一串的糖葫芦,感觉震惊,怎么那么舍得。”我妈时常有这样的“震惊”——亲戚中那些刚毕业的、工资不高的小朋友为何买各种华而不实的东西都毫无心理障碍?我“呵呵”一声:时代不同了嘛,现在的人都活得很尽兴。

⑨后来,我收到了老妈寄来的快递,按照事前的约定,收货方付邮资58元。打开包裹一看,除了熬好的阿胶之外,还有一包花生、一包地瓜干,甚至还有两袋瓜子。我原本想发条朋友圈,写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可眼下的情形让我心情复杂……

(选自《读者》2015年第10期。有改动)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上文主要的故事情节。

( 2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千里之外,隔着电话我似乎都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心跳和体温,能猜出她讲话的表情和神态

②每当这样的时刻,她会絮絮叨叨说给我或我爸听,然后眼圈一红,开始抹眼泪。

( 3 )《老妈的账算得不对》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 4 )第⑨自然段中的“我原本想发条朋友圈,写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可眼下的情形让我心情复杂……”续写这一刻的我的心理活动。(要求:字数不少于60)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十年后的我

要求:①发挥想象,但要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不少于600字。②要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结合语言、动作等描写。③文中不得出现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哥′认定就是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