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三明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B: 某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屠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C: 荷花池中,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倒影也显得那么娴静,光影组合就像一幅水粉画。
D: 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彭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即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D: 杜甫晚年,疏赖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B: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 《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D: 《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的一生。
4、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光博物馆里的那些老物件翻开了老人泛黄的记忆,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B: 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C: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D: 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钱放进了捐款箱。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丽达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照顾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保尔,帮助其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同时也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B: 鲁迅作品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人”的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对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C: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如高俅蔡京、西门庆,作者虽然只做了几笔简单的勾勒,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权威的叛逆精神。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在天宫,他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
6、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淡无奇,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贡献乃在于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说出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火花,而不只限于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

A: 摩西、柏拉图、弥尔顿成为伟人的关键是能说出自己的思想。
B: 摩西、柏拉图、弥尔顿能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
C: 一个人重要的是能发现和说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语言是否华丽。
D: 一个人不要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而要有自己的思想。
7、划线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栗(cù)赔(cháng)牲(chù)乞(gài)
B: 肩(kǎn)查(diào)咳(sou)下流(pēi)
C: 开(pǐ)契夫(hè)恐(hè)魁(wǔ)
D: 兵(xiàn)子(shāi)子(zǎi)到脸上(chuō)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不讲究韵律。
C: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D: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C: 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
D: 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10、指出对《出师表》一文写作目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 此文写在诸葛亮北伐之前,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让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机,让刘禅修明政治,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 1 )简要说说这首诗的主题。
( 2 )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 3 )试分析“一瓢”“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准确性。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本篇游记是作者被贬黄州时的作品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往求疗________

②下兰溪________

( 2 )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共二处)

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 4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 1 )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 2 )作者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有什么用意?
( 3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2n 山势高险)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①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人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②生合又像……江流人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③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 1 )在文中□□□内依次填人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 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 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 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 2 )根据上下文,理解加黑词语的含义。

心平气和:________

( 3 )画线句子①“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________


( 4 )画线句子③给人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 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 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 5 )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人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 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 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 人生创设了机遇。
D: 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 6 )画线句子②“生命又像……”省略了一段话,请联系上下文思考、推断:

①“生命又像”什么?生命又像________。

②围绕这一比喻可以写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 7 )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30~50字),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文中的比喻和上题中推断的比喻除外)。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青春是一首最美的歌,走在青春路上,有人因时尚而美丽,有人因奉献而美丽,有人因勤奋而美丽,有人因自信而美丽……青春是一张白纸,我们用怎样的色彩去装扮它,它就会呈现怎样的美丽,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你的青春又是怎样的呢?请以“________的青春最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二: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歌词中也唱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成功的意义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不仅是成效,更是进步;不仅是成绩,还可能是精神,是深远的影响。成功其实并不一定要伟大,一次跋涉中的坚持、一点风雨中执著,一次困难前的坚定,都是属于成功!亲爱的同学,其实我们早已积累了太多的成功,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已。请以“成功”为话题,记录自己的成功历程吧。
要求:
①若选题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若选题二,请围绕话题拟出题目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③书面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簖□孒dê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