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民办青中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活动中一位同学演唱了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大家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首歌的歌词。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我的中国心

原唱:张明敏(香港歌手)

填词:黄沾(香港词曲家)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A: 朗诵这首歌词时语速要稍慢,语调要高昂。
B: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通过对比,写出了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C: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金”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是一个假设复句。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
A: 范缜
B: 柳宗元
C: 周敦颐
D: 刘禹锡
3、下面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 《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以议论为主,记叙、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财政可承受能力内,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B: 本着 “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 2017年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壮大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一则消息,这种文体的特点可用“真、短、快、新”四个字来概括。
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柳宗元,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一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C: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格列佛用类似纪实手法,生动的记述他在大人国、小人国等诸岛的神奇经历,影射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D: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其作品直率自然、清新活泼。
6、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二天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见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炫目。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惟余莽莽(无边无际) 往矣(都) 输文采(差、失)
B: 章取义(截取) 亵渎(轻慢,不敬) 垂手(伸手)
C: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D: 孜孜不倦(勤勉) 不言而(明白)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8、下列关于《伟大的悲剧》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对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刻画。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 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 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10、

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B: 我们缅怀胡乔木同志光辉奋斗的一生,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C: 美食片做成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上的中国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
D: 人行道的一次搀扶,朋友间的一份鼓励,对手间的一丝宽容……这件件微薄的善举,让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温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夜坐(其一)

〔清〕龚自珍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护,万籁无言帝坐①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②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奔突之篇章。①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②湘累:指屈原,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 1 )其二诗中“一睨”二字活画出一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形象,与其一诗中“________”(四字短语)表现的人格风范相呼应。
( 2 )两首同题诗抒发怎样相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首(抓关键词句)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1 )解释划线词。

我旧时裳 ________

火伴皆惊忙 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50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挺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⑧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企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⑫那是一位80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⑬看着别人投去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⑮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⑯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⑰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⑱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选自2015年21期《小品文选刊》)

( 1 )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 2 )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 3 )细读选文第⑥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 4 )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 5 )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藤野先生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1 )以上文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导和关心“我”学习的三件事:(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

( 2 )结合上下文,请从文中a、b、c三处中任选一处,指出语言描写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其中"吃了一惊"和“不安”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2020 年,注定会成为所有人的记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个寒假,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全民宅家,足不出户的鼠年春节。有入说记录生活。请回顾那段宅家的日子,用你的笔记录下你的生活,写出你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题目:那段宅家的日子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角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