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一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不要妥协退让,不能心存侥幸。 B: 《(诫子书》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其文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养身性。 C: 《夜雨寄北》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家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家人。 D: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
2、 |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写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写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写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写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
3、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4、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以追忆的形式写出了母爱的身深厚,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B: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颇具匠心的叙事顺序和详略安排中,使得文章的感情浓度逐渐加深。 C: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学有收获后的心情和感受。 D: 《济南的冬天》一文在遣词造句上非常精妙,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表达出舒服、安适之感,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
5、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下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 《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 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 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
6、 |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历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不是因其思乡深切,而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具体说在于它的意境美,在于他所表现的情感和他所描写的景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所达到的境界。 C: “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D: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称为“秋思之祖”。 |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10月2至3日,“浏阳国际焰火”大会盛大举行,全国各地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B: 合唱团的同学们在参加比赛时,表现突出,唱得优美动听,惟妙惟肖 , 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C: 2019级的同学们自出心裁 , 以水浒人物为中心进行设计,创作出一幅幅精彩的水游英雄手抄报。 D: 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从造型、图案、色彩、文化内涵、产品需求与定位等多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完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创艺术作品。 |
8、 |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热枕(chén) 大相径廷(jìnɡ) 参差不齐(cán) B: 庇护(bì) 懒惰(duò) 拈轻怕重(zhān) 惊慌失措(huánɡ) C: 篷勃(pénɡ) 虐待(nuè) 截然不同(jié) 杞人忧天(qǐ) D: 缥缈(miǎo) 惭愧(cán) 随声附和(hè) 咄咄逼人(duō) |
9、 | 《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错误的一项是(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
10、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小说——鲁迅——现代文学家B: 《绿色蝈蝈》——戏剧——法布尔——法国昆虫作家 C: 《湖心亭看雪》——散文——张岱——唐朝文学家 D: 《雷电颂》——散文诗——高尔基——前苏联诗人 |
古诗鉴赏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②年与时驰________ ③遂成枯落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3 )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 诸葛亮写这份家信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B: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C: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D: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用于叙述和陈情。 |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轰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③他们看得入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了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了。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女主角面前。观众和她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看戏》)
阅读《老山界》,回答问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节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