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中心小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词人通过追忆年轻时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渴望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也表达了年老而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
B: 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创作艺术独具特色。
C: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写出战前的准备充分,“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衬托出军容的威严和气氛的肃穆。
D: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可怜白发生!”却使整首词的风格在雄壮的基础上又添上哀婉、悲凉的元素。
2、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B: 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都对遥控信息的做法深恶痛绝
C: 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一副悠然的样子。
D: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3、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祷(qǐ) 取(jí) 平(zè) 然正气(lǐnɡ)
B: 捕(dài) 字(tiè) 村(zhài) 受益浅(fěi)
C: 集(mò) 唤(zhāo) 望(qiáo) 心灵慰(jiè)
D: 贿(lù) 打(chàn) 弱(luò) 热泪盈(kuàng)
4、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瘫(huàn) (nì)笑 菡萏(hàn dàn) (xī)斜
B: (chāi)散 (jiáo)悴 (zhóu)然 (lín)粼
C: (dǎo)告 并(dì) 脸(jiá) (zǐ)妹
D: (chà)时 (níng)之 (nèn)芽 (dǎi)住
5、“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指的是( )
A: 《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B: 《阴谋与爱情》
C: 《强盗》
D: 《爱米莉娅·迦洛蒂》
6、

结合语境,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小船转弯抹角转入了苇塘的深处。转弯抹角:指小船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B: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由于作了亏心事而感到惭愧。
C: 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D: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切切察察: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盜。
B: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C: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D: 班长明智而远见的发言让台下的同学倍受鼓舞。
8、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 ___ 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①②③④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搓(niǎn) 旁(wù) 扶(yè) 食(mì)
B: 词(yú) 一黄土(pó) 忐(tè) 怒不可(è)
C: 宽(shù) 毛(zōng) 重覆辙(dǎo) 侏(rú)
D: 渎(xiè) 予(fù) 诬(miè) 文绉(zōu)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涧 摇篮 电饼铛 切切察察 浊流婉转
B: 祈祷 响午 一炷香 言外之意 兽铤亡群
C: 辟头 奠基 小俩口 至死不懈 目不窥园
D: 谰语 高粱 大无畏 微不足道 烦琐之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 2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有顷,乃复诵。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9)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

②其母刀裂其织。 引: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 3 )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
( 4 )乙文中的孟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这个故事说明了说明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用简洁的话语概括选段内容。
( 2 )第①段划线句用到了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 3 )根据上下文说说“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加点的“强笑”的表达作用。
( 4 )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做大学问真学问

王子墨

①知识分子要具备恢宏格局与长远志向,在旧学与新知中寻找答案,做大学问、真学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司马迁曾经说过,他写《史记》的志向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司马迁的志向转译一下,亦即是做大学问、真学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成了无数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期许与自勉。

③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历史的评价标准却贯穿古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秉持“做大学问、真学问”的学术风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这是对中国传承数千年之久学术传统的再一次重申,为广大知识分子指明了立志求学的方向。

④知识分子,当有所“求”。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学术探索,也当紧贴于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中寻求学术研究的立足点。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学术成果,必须从实践中来,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知识分子,也必须对国情有深邃细密的考量,对历史有拨云见日的洞察,对专业有韦编三绝的钻研,才能拿出与实践相吻合、具有厚重分量、切中时代脉搏的学术成果,才能成就学问的大与真。

⑤知识分子,也当有所“拒”。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术界存在不少乱象,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正如有人所说,现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清除乱象,需要知识分子以学者风骨自我勉励,在如乱花过眼的种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校准人生价值的度量衡,把对物质享受的关注,转移到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知识分子专注于学术正道的上下求索,而非在利禄之途上奔竞游走,是做出真正的大学问、真学问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学术历经千载而斯文不坠的关键所在。

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争当时代弄潮儿。

(选自《光明日报》)

(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0字以内)
( 2 )第②段面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请简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宅”出精彩》

要求:

⑴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字数在600–800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詯╮吥媞傳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