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这句话刻画出父亲的胆小。 B: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里的专注,指父亲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心里羡慕,看得出神。同时也在暗下决心,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房子。 C: “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父亲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人生的哲理:人生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能急于求成。 D: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父亲明知闪了腰,却“坚持要抬”,可见他性情倔强。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着力 着急 着手成春 不着边际 B: 处置 处所 泰然处之 处心积虑 C: 和谈 和睦 和衷共济 一唱百和 D: 强迫 强使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
3、 |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 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
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繁忙”“薄凉”“幽静”三个词都是形容词。 B: “夜很静,似乎只听得远处蝉鸣的声音。”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C: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D: “总有一份感动会镌刻在自己的记忆中。”句中的“镌刻”是“雕刻”的意思,说明这份感动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难忘。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B: 《我的中国梦》活动正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 C: “什么呀!”他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的不对?” D: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
6、 |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动静结合,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B: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一一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的。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灼(zhuò)伤 隽(juàn)妙 鲜(xiān)为人知 B: 惨(cǎn)淡 哀悼(diào) 袒(tǎn)露 笑容可掬(jū) C: 逾(yú)越 累(lěi)世 肖(xiào)像 中流砥(dǐ)柱 D: 嫌恶(è) 栈(zhàn)桥 融洽(qià) 面面相觑(qù) |
8、 | 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津城夜市正逐步日渐恢复往昔的热闹,夜经济也随之快速复苏。②夜经济不仅对保障居民就业、保障市场主体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点亮了市民丰富多彩的夜生活。③仅对四家夜市的采访统计,“五一”假期前三天游客总量将近七万余人次,市场销售额迅速回升。④机关干部和夜市管理人员通力合作,严把防控关,维持疫情防控和繁荣市场的“双平衡”。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9、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等待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田圃里栽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喑哑的小溪开始唱出清亮的歌声,鸟儿栖息在可喜的草丛间游戏,星星在天绒布似的天空中颤动。天地间都充满着新鲜的生机和欢愉的活力。 A: bǔ yīn xī chànB: pǔ ān xī zhàn C: pǔ yīn qī chàn D: bǔ ān qī zhàn |
10、 |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ài) 蕴(yùn)藻 一筹(chóu)莫展 屏气凝(níng)神 B: 秕(bì)谷 旌(jīng)旗 栩栩(xǔ)如生 漠(mù)不关心 C: 忖度(duó) 谛(dì)听 赏心悦(yuè)目 返朴(pǔ)归真 D: 沟壑(hè) 果埔(fǔ) 钟灵毓(yù)秀 筋疲(pǐ)力尽 |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元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课内文言文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从来乃大惊,问所。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悉如外人________②便要还家________③便扶向路________ ( 2 )把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 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 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得亦真亦幻。 D: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1 )请说说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①请从古代军旅战将角度,为第②小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②思考“阅读和儒雅”的关系,结合本文相关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得到的启示。
一小时的故事
【美国】凯特·肖邦
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哀伤的风暴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
正对着打开的窗户,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
对着她的窗口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
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
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
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张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的神情、恐惧的神情。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交叉着的双手时,等她见到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
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强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爱情这还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朱赛芬跪在她关着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开开门!求求你啦,开开门——你这样会得病的。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
“去吧。我没把自己搞病。”没有,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
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悄悄地做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了。她紧搂着她姐姐的腰,她们一齐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有人在用弹簧锁的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而理查德则快速地飞身想要挡住马拉德夫人的视线。
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 1 )请从姐姐朱赛芬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①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品味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②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品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 3 )丈夫布兰特雷•马拉德在小说中虽然着墨不多,却是重要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个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