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育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神马都是浮云”是近年的网络流行语,“神马”是“什么”的谐音,“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什么都是浮云”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和感叹之意。下面各项中“浮云”一词与流行语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关汉卿《窦娥冤》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B: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 , 乐于探究。
C: 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 , 就是变质。
D: 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关/脖子 防/纲挈领 脊/
B: 夺/闹/一而散 怨/
C: 汤/钥 师/让 请/发
D: 家/兄弟 压戏/轮/心病
4、

译字有误一项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 庭院中
B: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 酒问青天 端、拿
D: 何似在人间 像什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为使用得当与否造成了学习障碍。
B: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 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 散文《春》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C: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7、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②③⑤④①
8、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B: 反对殖民压迫是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C: 筒·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她热忱刚烈,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
D: 《朝花夕拾》既有温馨回忆,又有理性批判。其中《五猖会》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至今引人深思。
9、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俊俏,美丽又挺拔)
B: 无意争春,一任群芳妒。(痛苦)
C: 大河上下,失滔滔。(顿时,立刻)
D: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待,等到)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春节临近,粤赣、惠河、广佛等高速公路开始出现车流缓慢。(在“车流缓慢”后面加上“的情况”)
B: 寒假前,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改“教育”为“告诫”)
C: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般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 的前面)
D: 有没有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因素。(去掉“有没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细读下面诗句,选择喜欢的一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①问,古人与稽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③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审问:详细考究。②稽:探究,考察。③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负箧曳屣________ ②右备容臭________

③烨燃若神人________ ④穷僻之域________

⑤无车马之资________ ⑥庶几可得十之五六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从书以观 言行一
B: 又物硕师名人与游 得患失
C: 慕圣贤之道 多弊少
D: 未尝稍降色 蒙以军中多务
( 3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 4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 【甲】文通过对比突出作者的求学之苦,证明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好书。
C: 【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困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
D: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读书要刻苦努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啦。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________→②________→太阳烤焦地球

( 3 )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 4 )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难忘怀的一杯酒
刘心武
①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我读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后来我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又教我的学生读《多收了三五斗》,再后来我娶妻生子,不知不觉中儿子高过了我的头,上到中学,有一天,我见儿子在灯下认真地预习课文,便问他语文老师要教他们哪一课了,他告诉我:“《多收了三五斗》。”这其实还算不了什么,我的母亲,我儿子的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四岁了,她就几次对我和她的孙子说:“中学时代读过的课文,一辈子也难忘。我就总记得读过叶绍钧的《低能儿》。”叶圣老就这样用他的文学乳汁哺育着跨越过半个世纪的三代人。
②我十年前登上文坛的时候,叶圣老早已是年过八十的文学老人了。见到冰心、巴金那样的老前辈,我已觉得是面对着文学史的篇章,深觉自己的稚嫩,而冰心、巴金又都把圣老尊为自己的老师和引路人,所以对于圣老,我实在是只能仰望,自知无论就年龄差异还是文学资历而言,辈分都真是晚而又晚。
③五年前的一天,《儿童文学》杂志召开编委会,叶圣老是编委,我也忝列编委,在差了好几个辈分的圣老面前,我心中既满溢尊重,又不免拘束无措,会后的便宴上,我走近圣老身前敬他一杯酒,我没想到他不仅立即认认真真地站起身来,立即认认真真地端起了他的那杯酒,并且立即认认真真地用长长的白白的寿星眉下的那双眼睛望着我,还认认真真地对我说:“刘心武同志,您好。谢谢您。谢谢您。”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不仅认认真真地同我碰杯,随后还认认真真地仰脖喝下了他的那杯酒,并认认真真地把喝干了的酒杯亮给我看,还认认真真地注视着我干掉我那杯酒,又认认真真地听我多少有些慌乱有些局促有些言不迭意有些结结巴巴地说出的一些仰慕的话,直到我要离开他了,他才由叶至善同志扶着慢慢地坐下。
④这真是永难忘怀的一杯酒。刻在我记忆中的是一个终生认认真真谦恭待人的伟大人格。
⑤那回的敬酒,叶至善同志自始至终随他父亲站立,并真诚地微笑着,自己却并不举杯。后来林斤澜同志告诉我,叶家的老规矩就是那样,只要是圣老的客人,无论多么年轻,都可同圣老平起平坐,但叶至善他们子女,往往是侍立在圣老旁边,并不一定随之落座。乍听去,这规矩似乎旧了点儿,不甚可取。但我后来同叶至诚同志有些交往后,就深感叶家的家风,凝聚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而他们家中父母子女兄姊弟妹间精神平等和心灵交流,却又明显地汲取于西方文明中的精华。现在圣老离我们而去,在我们对他的追怀纪念中,我以为应当加进对他那在中西文化大撞击中所形成的人格和文化心理结构的研究,而具体入微地考察与分析一下叶家的家风,即叶家的文化品格,也许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艺术角度。

( 1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2 )有人认为文章第①②段内容跟中心事件关系不大,可以删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 3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用“认认真真”这个词?

( 4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叶家的文化品格”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的熊猫叫福娃晶晶,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是一只熊猫。假如这两只熊猫相遇,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晶晶与墩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都该冷静一下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