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B: 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 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的原因,都是广大劳动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领袖 无与伦比 进退唯谷 谈笑风生 B: 伎俩 走头无路 翻来覆去 莫衷一是 C: 桑树 锋芒毕露 怡然自得 铤而走险 D: 鱼塘 长吁短叹 通霄达旦 谆谆教诲 |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项是( ) 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人物的 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 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已初见成效, 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③“最美女教师”——雅安中学姜老师的感人事迹让许多人 地流下了热泪。 A: 原型 虽然……但是 情不自禁B: 原型 即使……也 不由自主 C: 原形 虽然……但是 不由自主 D: 原形 即使……也 情不自禁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区发生7.0级地震,大灾面前应有大爱,我们应该相互关爱,不要自顾自的。 B: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整个世界中,我们所见到的、所感觉到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大约l00种不同的基本微粒组成的。 C: 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 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美联社的这则消息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B: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或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D: 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 文中的“父亲”一年都在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 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 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到尊重的思想性格。 |
7、 | 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星隐曜:光芒 B: 朝晖夕阴:日光 C: 春和景明:日光 D: 晦明变化者:日光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在写作时不应掺杂个人的感情和态度。 B: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鲁迅”是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
9、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陨落”“消失”“愿意”“勾当”都是动词。B: “雨后春笋”“感谢生命”“提纲挈领”“非常坚强”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文博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要在中国找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就到文博来’的市场氛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文博会形成氛围”。 D: “《特警力量》的收视率再创新高,是因为它不仅让观众目睹了特警战士的风采,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
10、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临近中考了,你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之中,有时情绪难免焦虑。可是隔壁邻居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会吵闹至深夜。你想提醒小孩的母亲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照顾照顾你的感受,你会说: A: 阿姨,您得管教管教孩子啊,天天都吵闹到深夜,我实在受不了了。 B: 阿姨,我都快考试了,求您考虑一下邻居的感受,管教一下孩子行吗? C: 阿姨,我快考试了,希望您家孩子能考虑考虑我的感受。 D: 阿姨,我快考试了,拜托您转告您家我的小兄弟照顾照顾他焦虑的仁兄,晚上小点声玩耍好吗?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 题① 陈 毅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 1 )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 )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 ( 3 )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A: 由此观之 投诸渤海之尾 B: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 C: 乃下令:“群臣吏民…… 乃重修岳阳楼 D: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行者休于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4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 5 )文中写的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的什么说法?( ) A: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 B: 人恒过,然后改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
① 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
②“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
③ 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
春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中华民族非常注重过传统节日。譬如有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有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这些节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关于传统节日的难忘记忆?
请以“犹记那个 ▲ 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