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湛江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件事明明是他的错,你这样李代桃僵 , 不是在帮他,反而是害他。
B: 虽是逃难,他还是喜欢附庸风雅 , 半文不白地表现自己的斯文。
C: 回望田野,只见天荒地老,山高水长,顿生沧海一粟自惭形秽之感。
D: 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生态修复间不容发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地利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 在《苏菲的世界》中,通常被认为深奥晦涩、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的哲学并未摆出一副“高冷”的面孔,而是以平易的面貌示人。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专门写给中学生的。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3、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望》——杜甫——唐代
B: 《赤壁》——杜牧——唐代
C: 《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
D: 《渔家傲》——李清照——宋代
4、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鸣(háo) 起(dié) 澎(bài) 义愤填(yīng)
B: 彷(páng)(pǔ) 深(suì) 乎不同(jiǒng)
C: 凹(dàng) 笨(zhì) 徘(huí) 烟雾缭(rào)
D: 补(xiào)(làn) 强(juè) 移默化(qián)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位先生歪戴着礼帽,身上那件斗篷虽然又短又旧,但穿得很有派头,显得潇洒不羁
B: 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 , 使他走上大道。
C: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日前指出,通过互联网贩卖濒危动物的行为正愈演愈烈。该组织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在网上进行濒危动物交易。
D: 田里,金灿灿的秕谷 , 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是一项是( )
A: 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没力的样子。
B: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两个月了。”班主任说:“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循序渐进地学好功课。”
C: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D: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版)
8、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9、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 他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 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
B: 各学习小组热情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口若悬河,吹毛求疵 , 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C: 广深沿江高速不仅周道如砥 , 畅通无阻,一路上更是能看到壮阔海景,风景如画。
D: 夜幕降临,星临万户 , 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气氛。
10、张岱之于湖心亭可谓情有独钟,他不仅写下了山水名篇《湖心亭看雪》,更在湖心亭留下了西湖名联,上联是: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请根据对联知识及内容,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A: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B: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C: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D: 亭立湖心,俨如西子载扁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蛱蝶:蝴蝶。

( 1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
( 2 )这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行,齐君悔之,①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②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①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B: 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C: 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D: 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 2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去之 委:丢下
B: 追者曰 反:反对
C: 亲戚之 畔:通“叛”,背叛
D: 败魏师 遂:最终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极言防守地域之小,容易攻破。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利用打仗的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C: 《子奇治县》中,子奇年少就当官,治理阿县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体恤百姓,深得民众拥护,最终让阿县大治。
D: 《子奇治县》中“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一句,形象地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废墟上绽放的花朵

①多年以前,我曾经被一张一个外国小孩坐在已成废墟的家园上读书的照片深深打动;今天,一个更令人震撼的镜头发生在身边的土地上:在汶川地震中,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小女孩还在打着手电读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在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当人的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候,恐惧和惊骇是人的本能反应,而小女孩却能够在这样一种生死未卜的人生困境中静下心来读书。面对这样的画面,谁的心灵能不被深深震撼?谁能不为知识的力量所惊叹?是的,这就是书本的力量,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②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正如周国平所说的那样:“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败,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个“可以被打倒,但是绝不可以被打败”的老人一样。

③朋友,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人类的承受力如此之大呢?灾难中的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生的渴望,是因为他们热爱生命。

④这伟大而可贵的生命啊!为了对生命的热爱,我们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本身。向死而生,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热爱生命。汶川地震发生后,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时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坍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灾难,我们没有眼泪,我们脸上写满的是坚毅;但是面对倒在地上的瞿老师,我们怎能不泪流满面,喉咙嘶哑。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听着这一段段声音,不由想起诗人艾青那首著名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⑤第一位进入汶川县城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看到一个受伤的小女孩痛苦地咬牙坚持,当他攥住小女孩的手时,她竟然冲他笑了。看着女孩的微笑,徐壮志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可怕的灾难面前,一个本该撒娇使性的女孩竟会如此坚强。还有一张照片令人潸然泪下:救援人员正在从倒塌的水泥板下面抢救一位女生,她露着白白的牙齿,好像在对人们微笑。照片的说明文字这样写道:“难以相信那是你的笑容,或许那本来就是笑容,姑娘,你以笑容覆盖了灾难,你以乐观鼓励了世界。”

⑥难道孩子们这一张张笑脸,不正是一朵朵在废墟上绽放的顽强的生命之花吗?

( 1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 2 )文章开头写外国小孩有何用意?
( 3 )文中第④段引用艾青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 4 )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坍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你想对远在天堂的瞿老师说: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种欢喜得欢喜

顾晓蕊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阳光洒满小院。很多孩子在玩滑梯、荡秋千,或在院里你追我赶地疯跑,清脆的笑声中,夹杂着含糊不清的话语。一个穿着棉布碎花裙的女孩,蹲在一棵桂花树下,眼睛盯着地面,仿佛周围的喧哗都与她无关。

这是一所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

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还要与青春期的女儿“过招”,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低落。在某论坛看到“跟我一起做义工吧!去找寻‘快乐密匙’”这句话后,一个周末,我跟随志愿者来到这所特殊的学校。

我上前跟女孩搭话:“你几岁了?家住哪里?”可她不予理睬。她就像生活在孤岛上,喧哗如潮水般漫过来,经过她身边时,皆要绕道而行。她低着头,用树枝在地上胡乱画着,这让我感觉很没趣。

难道她听不到我讲话,或者不会说话吗?我带着疑惑向老师询问,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女孩曾接受过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她既聪明又努力,各方面恢复得很快,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后来,她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也可以跟上班里的学习进度。但跨进初中以后,她变得敏感、脆弱。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嘲笑的眼神,都会在她的心里掀起滔天波浪。她的心情变得很烦躁,不愿与人交流,成绩自然一落千丈。父母只好给她办理休学手续,把她送到这里接受心理辅导。

我和她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走进她的心灵深处?我忽然想起包里装着随身听,里面有女儿从网上下载的歌曲。怕影响学习,为此事我还批评过她。

我把随身听的声音调大,是曲调清悠的《蓝莲花》。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她缓缓地转过身来。我心里一阵暗喜,把随身听递到她手上,然后教她如何选歌。我们相对而坐,听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她黑亮的眸子里闪动着笑意。

我后来又去过那里两次,每次去之前,都会下载一些好听的歌。她仍旧不跟我说话,却会主动坐到我身边,与我一起静静聆听,神情中多了几分亲近。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被一些琐事缠身,抽不出闲暇时间,很久没有参加活动。

半年以后的某一天,当我走进康复中心的教室时,看到她正伏在桌上。她托着腮想了一会儿,低头在纸上迅速写几句,显得那么认真而又郑重,竟没有留意到身后的我。有个短发女孩站在门口冲她招手,她放下手中的笔,像风一样跑出教室。

我在她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笔记本,看到一行行整齐清秀的字:

妈妈来看我了,给我一个甜甜的吻。她还告诉我,你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于妈妈来说,都是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听了妈妈的话,我好开心啊!

中午,我们吃了芹菜水饺,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味道简直棒极了。想起在家时,妈妈经常包饺子给我吃,我希望能早些好起来,这样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老师说,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我要种下快乐,因为我想做一个快乐的人,也想带给别人快乐。

……

就在这时,女孩跑回教室,当她看到我的时候,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阿姨好,我想您了!”,她缓慢地说道。这下轮到我吃惊了,自从认识她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开口说话。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

她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心里浮起一阵愧疚。我曾经有过很多抱怨和不满,为女儿不小心打翻奶茶而发火,因她写作业太慢而大声指责……而对她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对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我可以尽量给予宽容和耐心,对身边的亲人却吝于赞美。

我的心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荒芜的花园。从今以后,我也要在心田里播下快乐的种子,收获满心的欢喜。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那样,希望赶紧回到家中,给女儿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真诚地对她说:“孩子,其实你真的很棒。” (有删改)

( 1 )“我”与小女孩的交往中,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没趣→________→ ________→欣慰、愧疚

(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她的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心里浮起一阵愧疚。”

A她的哪些变化让“我”感到欣慰?

B“我”又为什么会产生愧疚?

( 3 )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

“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

( 4 )作者为什么以“种欢喜得欢喜”为题,请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

( 5 )作者说:“对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我可以尽量给予宽容和耐心,对身边的亲人却吝于赞美。”有时我们对身边的人(家人、同学、老师等)也缺乏宽容和耐心,也吝于赞美。试举一例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是你的网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