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承蒙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B: 家长会上,家长们耳提面命 , 认真听取了老师们对孩子的评价。 C: 张老师发现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于是先斩后奏 , 提醒同学们不能这样做。 D: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往日热闹非凡的多数中心城市瞬间变成了万人空巷。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茶盅(zhōng) 校对(jiào) 惴惴不安(zhuì) B: 秀颀(qí) 脱臼(jiù) 锲而不舍(qì) C: 狡黠(xiá) 干瘪(biě) 光彩熠熠(yì) D: 悖谬(bèi) 熟稔(rěn) 毋庸赘言(zhuì)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莫言从“内部”________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________。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________了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A: 审视 期待 警醒 B: 审查 期盼 唤醒 C: 审查 期待 唤醒 D: 审视 期盼 警醒 |
4、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________,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 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_______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③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显示了美国希望以访华为________,暂时缓解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的良好愿望,但这并不代表类似的贸易摩擦未来不会再出现。 ④治理足坛腐败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指望反腐工作组短期一整,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才能________足坛的假赌黑。 A: 兴许 配制 时机 阻止B: 或许 配制 契机 遏止 C: 或许 配置 时机 遏止 D: 兴许 配置 契机 阻止 |
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的一组是( ) 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精神, ①注重田野调查 ②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 ③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 ⑤一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 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④②⑤①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③②①⑤ |
6、 | 下列有关语文要素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在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过程中,实施全面的心理测试和相应的精神心理干预意义非常重大。”这句话中划线的“在”是介词,“和”是连词,“非常”是副词。 B: “乡愁就是一个电话,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就是十五的月亮,每逢佳佳节备思亲;乡愁就是一张机票。归心似箭。”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杨振宁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曾和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7、 | 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B: 邓稼先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C: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
8、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里,________;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________;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的古镇中,在绵绵的细雨里,________;我梦想,徜徉在东海之滨,在阵阵海浪声中,感受“烟雨莽苍苍”的气魄。 ①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②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③体味“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情调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
9、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C: “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说”是古代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代的说明文大体相似。 D: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时正是人间四月天,可爱的樱花在风中摇曳,花香飘逸,令人不禁沉湎其中。B: 他取名“师圣”,可是所有行为品德却与圣人大相径庭,可谓名不副实,令人不耻。 C: 只见那孩子,一个起身,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栩栩如生。 D: 几十年前独领风骚的“大哥大”与如今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浪亭记(节选) 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③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④,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⑤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注】①阜(fù):土山。②并(bàng):靠近。③杠(gāng):独木桥。④碕(qí):弯曲的堤岸。⑤榜(bàng):摇桨,划船。 (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 2 )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其地益阔 自以为大有所益(司马光《孙权劝学》) B: 旁无民居 居无何(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C: 水之阳又竹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 草树郁然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 4 )写景散文继范仲淹后呈现偏于议论的风气,请你分析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诺贝尔文学情结
①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生前酷爱文学,写过抒情诗、短篇小说,甚至还涉足喜剧,他在遗嘱中称:“诺贝尔文学奖应授给曾经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谁也不曾料到,这个1909年在北欧小国瑞典设立的文学奖项,竟会如此长久而剧烈地纠缠着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人的心!
②事与愿违的是,中国就是没有人得诺贝尔文学奖。自1909年设立到2001年,92年间共颁发93次,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98位作家获此殊荣。但人数最多,文学历史最长的中国无—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文学没有理想主义?没有优秀作品?历史上,中国作家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失之交臂。
③1927年:鲁迅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将被提名,但他婉然谢绝。林语堂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被提名。1975年被提名落选后,正值他八十大寿,他说;“我们要讲道理,我们对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定要抱着适可而止的态度。”
④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入围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选人中排名第—,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瑞典文学院只好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另外—名东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诺贝尔的青睐,据说沈从文、巴金继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没有下文。
⑤2000年2月份,国内媒体大炒台湾文学狂人李敖向诺贝尔奖冲击一事,称其小说《北京法源寺》被提名,着实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注入了—些活力,但马上就有人撰文质疑这—消息的可信性。不论消息可靠与否,反正最终李敖榜上无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获奖不仅为诺贝尔奖划上了世纪句号,也使中国作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成为泡影。
⑥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能获奖?为什么瑞典偏偏不发奖给中国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纪获奖,简直玄妙到近乎调戏了。高的作品在中国还远远算不上—流。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描写的混乱、水准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说无非是得力于评奖委员会的马悦然和台湾的马森的提携,二马并驾把高行健送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坛。话到此处,总会激起—股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否认的。
⑦有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作家获奖的另一大障碍。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现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历代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这就是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委员们只能读译本。且不说作品其他方面的艺术水准,单汉语语言本身的魅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设想,一个不懂中文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莫言、贾平凹们的艺术魅力?所以,不少人开始埋怨翻译水平的低下,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当然还有—些更冷静者,认为当下中国作家的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导致获奖失败的重要原因。
⑧尽管对诺贝尔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问,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说,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就不伟大,但是,我们还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国作家能在未来获奖。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⑩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⑩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⑩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巧笑东邻女伴”,那眼神中是青春年少的天真和美好;“过尽千帆皆不是”,那眼神中是望眼欲穿的思念和失落;“醉里挑灯看剑”,那眼神中是英雄迟暮的不甘和无奈;“满眼风光北固楼”,那眼神中是收复河山的决心和豪情……眼神是心灵的投射,它或许是友善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落寞的,或许是坚决的。
以“那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