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育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全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通过今昔对比,把人类破坏环境而引发的悲剧触目惊心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强烈的呼声警示世人,呼唤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C: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D: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句话独句成段,有痛惜,也有谴责。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教(huì) 抽(ti) 文绉绉(zhōu)
B: 红(fēi) 号(chuò) 深痛疾(è)
C: 锵(kēng) 利(xī) 夏水陵(xiāng)
D: 广(mào) 气(xiè) 沿阻绝(sù)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B: “应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C: 据悉,央视春晚男主持已定,毕福剑首次主持春晚。老毕主持春晚,肯定看点多多,到底会带来哪些新变化?会有哪些独特的精彩?全国观众拭目以待。
D: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中称,中国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是“假宽带”。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中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5、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胡不乎 惧其不也 死而后
B: 大之行也 策之不以其 益慕圣贤之
C: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天下独 湖中人鸟声俱
D: 兵革非不坚也 父其然也 尽南海
6、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D: “进去吧,里面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7、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停(zhì) 发(xiào) 私舞弊(xùn) 惴不安(chuài)
B: 桎(kù) 意(qiè) 转弯角(mò) 有无恐(chì)
C: 索(sè) 菜畦(qí) 花团锦(cù) 首远望(qiáo)
D: 木(nà) 亵(dú) 不屈不 (ráo) 妇皆知(rú)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C: 英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叙述了“我”在悬崖上遇险、脱险的经历,并由此悟出了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会赢得最后的胜利的道理。
D: 《植树的牧羊人》中,作者采用时间顺序,运用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牧羊人的坚持之美,无私之美。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老师是心胸宽宥的人,绝不会跟自己的学生斤斤计较。
B: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会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 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D: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归xǐng 撺 duō 欺船zhào 为观止tàn
B: 子méi 眼 kuàng 奋 kàng 暗 huì 销声迹nì
C: 杂 rǒng 磅 bó 幽qiǎo 旋 wò 草莺飞cháng
D: 惘 chàng 然 qiāng 发 méng 然 piān 然而止g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文: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暖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③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刷前人之耻。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幕④。乃得全功。古人云:纵此欲者,丧人善事;置之一处,无事不办。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备之。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官名,即奉以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同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

③诚能如是________

④今心意不驰走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 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 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 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 4 )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花开的方向》,回答问题。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葱,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来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嘴里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亲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回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 1 )说一说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 2 )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 , 又似乎很

②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

( 3 )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 4 )说一说题目“花开的方向”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 2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________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________

愉悦

猜疑

C________


( 3 )语言品味。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划线词语)

( 4 )第二段的划线句,说说有什么作用。
( 5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若那`只如初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