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和谐是什么? ②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③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④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⑤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 ①⑤④②③B: ①⑤③②④ C: ②④①⑤③ D: ③②④①⑤ |
2、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范进中举》—明代 B: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当代 C: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 D: 张岱—《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 |
3、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棘(jí)门 持兵揖(jī) 按辔(pèi)徐行 B: 介胄(zhóu) 彀(góu)弓弩 不得驱驰(chí) C: 嗟(jiē)乎 军霸(bà)上 天子之诏(zhāo) D: 都尉(wèi) 袭而虏(lǔ) 曩(rǎng)者霸上 |
4、 |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B: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C: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 泰戈尔,美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
5、 | 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13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 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
7、 |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最富盛名,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 ) A: 《小石潭记》 B: 《永州八记》 C: 《柳州八记》 D: 《石钟山记》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我们要在祭拜先人的同时,记住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的宏伟规划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D: 夜幕下的姜堰人民公园,流光溢彩,风景如画,游人接踵摩肩。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②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③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④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⑤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A: ③④②①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①④②③⑤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 C: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四书”。 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 2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A、坐盗( ) B、叶徒相似( ) C、吏二缚一人诣王( ) D、圣人非所与熙也(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3 )选择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A: 晏子将使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所以然者何此 先汉所以兴隆也 C: 齐人固善盗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寡人反取病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 )晏子采用什么办法让楚王自取其辱,甘拜下风的,请分析。 |
当老人变成孩子
刘墉
天热,吃凉面。
“你不知道吗?我从来不爱吃面。”87岁的老母,居然把碗一推,转身去冰箱拿了面包和肉松。一边把肉松往面包里夹,一边没好气地说:“看到面,我就想起你老叔,想起他,我就有气!那年,我刚嫁到你们刘家,你奶奶怪,你老叔更混蛋。给他做了面,他偏要吃饺子;等他吃完饺子,我回头吃那碗面,早凉了,我一边吃,一边掉眼泪。告诉你!记住了!妈从那时候开始,就恨吃面。”
吃完饭,一家人在餐桌上吃水果。5岁小孙女的水果,照例由奶奶料理。
将近90岁了,老人家的手还挺稳,削完了苹果又切桃子。
“我要桃核!”小孙女喊着,“我要去种。”
“种桃子干什么?”老奶奶停下刀,叮嘱着小孙女,“要种杏,别种桃!”
一桌人都怔了。“‘桃’就是‘逃’!我逃一辈子了,先逃‘老义军’(军阀),再逃小日本,还逃得不够吗?”老奶奶喃喃地说,“所以要种就种杏,幸幸福福过几年太平日子。”
不知为什么,跟着老母四十多年,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怎么一下子,全出笼了?连最近小女儿跟她学的儿歌,都是我以前没听过的。
“怎么没听过?我从小就唱!”老母还不承认,“我爹教我的。”
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恨他又娶了个小,现在却“我爹、我爹”叫得愈来愈亲切。好像她缩小了,我外公又站在了她的面前。
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
“我爸爸也一样。”一位老朋友颇有同感,“以前提到我爷爷,他都好像要立正似的,说‘我的父亲’。可是这两年不同了,他会说‘我阿爸带我去抓鱼’,‘我阿爸教我游泳’。当你看他说话的样子,他不再是我的爸爸,倒成了一个孩子。”
老人家确实愈来愈像个孩子。过去她很不喜欢小孩,后来只爱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则只要是孩子,她就喜欢。
有一天,妻带她从外面回来,看她提个重重的塑胶口袋,我问她买了什么。
“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
每次有小孩来玩,不论是亲戚的小孩,或邻居的洋孩子,就都往她的房里钻。每个人出来,都鬼鬼祟祟的,捂着口袋。说老奶奶叫他们别说,把糖偷偷吃掉,或藏起来。
只是老人也像孩子般,愈来愈跟人分你我。好比爱藏玩具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是自己的。
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电视,现在老人也叫我又为她买了一个,放在她的房间,常躲在屋里自己看。还把小孙女找进去,和她一起看卡通。
她真成了个孩子,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喜欢用纸盒子和脚踏车围成一圈,然后躲在里面,说那是他的家。过去年轻时,她喜欢串门聊天,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
有一天,我在花园工作,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
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
“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人居然转过脸去,有点激动,“你知道吗?咱们好久没说私房话了。”
母亲老了!
我常得听她进浴室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也在每晚就寝之前,先推开她的房门瞧瞧。
看她一个人睡着,昏昏的夜灯,映着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
“去买一张轻便折叠的轮椅,”我对妻说,“明年春天,带着她一块儿,去迪斯尼乐园。”
(选自《读者》2006年第9期,有删改)
( 1 )母亲的“一堆新故事”有哪些?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①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如何理解母亲的“神秘兮兮”?)
②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3 )原文在“母亲老了。”这一段之前还有一些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话,请你结合上下文试着进行补写。50字左右。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解放军报》2018年9月20日,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⑤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