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谦辞和敬辞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信附上我近日大作,请您雅正。 B: 鄙人今天能来到您的寒舍,真是三生有幸。 C: 贤弟啊,愚兄想听听你的高见。 D: 感谢您把这本书借给我,现原书奉送给您。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 A: 万恶不赦(赦免) 不屑置辩(认为值得) B: 人迹罕至(稀少) 好意难却(推辞,拒绝) C: 有例可援(支援) 狼狈不堪(能忍受) D: 不言而喻(明白) 不能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
3、 | 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第 无动于中 不解之缘 风雪载途 B: 繁衍 充耳不闻 长途跋涉 井然有序 C: 斑斓 锐不可当 物竟天择 衰草连天 D: 索绕 束手无策 微不足道 重峦迭嶂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自行走在微凉斑澜的夜色中,抖落一身的的伤感和疲惫,轻松惬意,不用去想任何烦恼。 B: 老年人的目光是黯然失色的,因为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成年人的目光是坚定而又冷静的,因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拼搏;小孩子的目光是天真、纯洁的,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着好奇心。 C: 她从不拥抱我们,但总是和我们寒喧,将我们热乎乎的小手握在她那双秀美清爽的手里,她的手背上露出一些青筋,就像手上白嫩的皮肤细薄得遮不住它们似的。 D: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这纯洁的、德高望众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就到那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上去了。 |
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唱和(hè) 粗犷(kuǎng) 澄澈(chéng) 杞人忧天(qǐ) B: 静谧(mì) 莅临(lì) 怅然(chàng) 刨根问底(páo) C: 庇护(bì) 滑稽(jī) 称职(chèng) 哄然大笑(hōng) D: 狭隘(ài) 干涸(hé) 收敛(liǎn) 畏罪潜逃(qiǎn) |
6、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确切的一项( ) ①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 ②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 ③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④人生如奔驰的列车 A: ②③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④②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城市,是城市化了的乡村?乡村,是还未完全城市化的城市。”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富含了美丽乡村和城市统畴发展的精髓。B: 杭州自然风光清丽灵秀,历史文化悠久灿烂,现代文明和传统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相应成趣。 C: “饿了吗”高度重视3·15晚会报道的问题,紧急成立专项小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内的餐厅资质。 D: 针对新京报记者提出的“校园暴力”问题,袁仁贵表示,要坚决防犯、坚决制止此类事件,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
8、 | 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无论是食物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C: 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 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 |
9、 | 下列有关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写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一段经历,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B: 《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的病》这两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复杂的感情,其中有儿时对父亲的依恋,也有对病重的父亲的心疼。 C: 《水浒传》讲述的是农民起义的悲剧故事,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 D: 保尔·柯察金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忠诚、无私的革命者。 |
10、 | 选出对《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 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有删改)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贤与能 与:和,同 B: 男有分 , 女有归 分:职分,职守 C: 将欲更弃之 更:再次 D: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感:被……感动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故谋闭而不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 张元见之 , 即收而养之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 D: 汪汪之声不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 4 )乙文中张元所说的“仁心”是哪句?在甲文中表现这种“仁心”的具体语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1 )“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阅读选文,回答小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文
亲爱的同学,十年后的呢,回事啥样?能否成为最好的自己?去问问你的人生际遇,兴趣爱好,更要去问问你的青春志向,和你为之付出的青春汗水……
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题一:以“十年后,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以“致十年后的自己”为题,写一封信。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写信一律称自己未“宁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③选择题二,要符合书信格式。